• <s id="suolj"></s>

    <samp id="suolj"><u id="suolj"></u></samp>

    1.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5頁)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5頁).pdf
      下載文檔 下載文檔
      精品
      城市設計
      上傳人:l** 編號:744614 2023-09-01 105頁 27.06MBKB
      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2-目錄背景與使命1.1 發展態勢061.2 發展條件101.3 相關規劃解讀151.4 國內外案例對標 17 1.5 小結27愿景與策略2.1 目標愿景292.2 科創中心,功能錯位302.3 創新樞紐,三心六片322.4 單元嵌套,轉變模式35總體實施路徑3.1 生態筑底,藍綠海綿403.2 創享城脊,單元生長493.3 趣致綠環,詩意棲居553.4 多維體驗,湖山萬象69重點片區城市設計4.1 天府站自貿組團794.2 興隆場鎮87支撐系統分析5.1 綜合交通規劃955.2、2 生態格局規劃1005.3 水系及水岸規劃1015.4 公共空間系統規劃1025.5 綠化景觀規劃1035.6 城市公園規劃布局1045.7 公共設施規劃布局1055.8 特色風貌分區1065.9 強度高度控制分區1075.10 色彩基調規劃1082345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前言2016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四川考察時,站在平臺上俯瞰初具雛形的成都科學城,李克強總理說,如今科學城的藍圖已經繪就,框架基本形成,要做新經濟核心區,新動能拓展區,打造四川發展新引擎。同年4月,國家批復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從新一輪城市戰略布局的高度,賦予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3、重大歷史命題,提出“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要求。對接“國家使命”,成都將科技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引擎。成都科學城,則是承載這一核心動力的重大平臺。成都科學城將堅持“創新為魂,科技立城”,大力發展新科學、創造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建設新城市,成為四川和成都轉型發展的引擎,從根本和長遠上支撐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成都科學城作為天府新區的核心區,規劃面積73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主城區正南方,距成都市中心城區約25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分別約20公里、30公里,區內有天府高鐵站,直達機場,同時4、引入西成、成貴等客專樞紐新通道,對外交通便捷。0000規劃范圍0000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0000規劃范圍0000規劃范圍項目范圍及規模:根據成都科學城規劃方案開展成都科學城擴展區44.3平方公里概念性城市設計(不含成自瀘高速公路及兩側綠化帶3.7平方公里區域)及起步區興隆場鎮區域2.8平方公里詳細城市設計,在擴展區內選區8平方公里區域進行詳細城市設計,最終與25公里起步區城市設計成果整合形成成都科學城73平方公里城市設計成果。44.3平方公里,本次概念城市設計編制區域起步區已編制區域2.2平方公里中德合作區2.8平方公里詳細城市設計編制區域3.7平方公5、里規劃范圍示意圖科學城起步區實景照片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1.1 發展態勢1.2 發展條件1.3 相關規劃解讀1.4 國內外案例對標1.5 小結CHAPTER 01背景與使命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1.11.1發展態勢成渝城市群是國家西部重點增長極,位于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樞紐位置01011.1.1 成渝城市群發展基礎 成渝城市群位于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樞紐位置,區位條件優越成渝城市群是全國重要的城鎮化區域,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自然稟賦優良,綜合承載力較強,交通體系比較健全。經濟發展水平領跑西部地區6、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經濟基礎最好、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和金融等產業實力較為雄厚,具有較強的國際國內影響力。城鎮體系日趨健全成渝地區每萬平方公里擁有城鎮113 個,遠高于西部的12 個/萬平方公里和全國的23 個/萬平方公里,各級各類城鎮間聯系密切,成渝兩市帶動作用明顯。經濟、社會、人文聯系緊密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間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化一脈,經貿往來密切,合作進程逐步加快,一體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1.1.2 成渝城市群發展定位與區域格局 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 西部創新先導區 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 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 美麗中國先行區規劃形成“一軸兩帶,雙核三區“的區域格局成7、渝城市群在國家戰略格局中的位置成渝城市群區域格局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1.11.1發展態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都迎來六大歷史發展機遇01011.1.23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定位成都為國家中心城市1.1.落實國家中心城市要求,提升城市經濟綜合實力2.2.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打造現代國際空港產業新城3.3.全面創新改革實驗,建設區域創新創業中心4.4.天府新區建設,建設全省重要的新型增長極5.5.三大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水平6.6.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國際化大都市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8、往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西部地區金融中心,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研發轉化基地,技術擴散中心國際性的文化創意中心,設計與藝術中心,世界級旅游目的地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跨國機構聚集地,國際性文化交流、文化展示中心國際性的區域航空、鐵路樞紐和物流中心,商貿信息樞紐,國家高速公路樞紐城市性質城市職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成渝城市群和西部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引領成渝城市群和西部發展成都構建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構成1瓜達爾港吉大港皎漂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關西東北長江隴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海開放帶內陸開放帶海陸聯通走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絲9、綢之路經濟帶印度洋戰略走廊北部灣云南準噶爾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沈陽市北京市天津市青島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漢市廈門市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成都市西安市鄭州市上海市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8-1.11.1發展態勢“一軸雙核”空間結構,明確天府新區建設以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化新區1.1.4 天府新區為成都中心體系中的雙核之一在2015年批復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明確了成都市“一區兩核六走廊”的空間格局,其中,天府新區與中心城區共同構成兩大發展核心;在正在修編的新總規中,“天府新區+高新南區+老城中心”共同形成了集中建設區的三大市級核心。中心城10、區發展目標為: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核心展示區”,主要發展:金融商務、總部辦公、文化交往、創新創意、高端消費的職能。1.1.5 天府新區目標:西部核心增長極與科創高地天府新區發展目標為:以現代制造業為主的國際化現代新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通過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提升科技創新對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力,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以及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主導產業:“雙輪驅動,高端高效,創新發展”,即現代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并重,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生產和商11、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0101調整后總規空間結構圖原總規空間結構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9-1.11.1發展態勢一帶兩翼,一城六區,明確成都科學城是新經濟核心區、新動能拓展區、四川發展新引擎1.1.5 成都科學城為六區之一,主要發展“創新+制造+文娛+配套”在2015版四川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中,明確了天府新區“一帶兩翼,一城六區”的空間格局,其中,成都科學城為六大功能區之一;一帶:居中的高端服務功能集聚帶。天府中軸向南延續,并向東延伸至龍泉山邊,沿線布局天府新區主要的金融商務、科技研發、行政、文化等高端服務功能;兩翼:12、東西兩翼的產業功能帶。以現狀成眉樂產業走廊為基礎打造成眉高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帶;以現狀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礎打造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帶;一城:天府新城。集聚發展中央商務、總部辦公、行政、文化等高端服務功能,建設成區域的生產組織和生活服務的主中心,為六個專業功能區乃至更大的區域提供完善的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18平方公里。成都科學城主導功能:創新總部、科技研發、孵化中試、國際交流、文化創意、休閑娛樂、配套生活等功能。天府新區產業布局示意圖(2015版總規)0101天府新區總體結構 資料來源:2015版四川天府新區總體規劃(2010-2030)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13、TERCHAPTER現狀生態要素分布圖山體和林地水體現狀建成區興隆湖 460m石子山 530m505m以上490-505m480-490m464-480m-10-1.21.2發展條件生態基底條件優良,淺丘平原+河湖濕地淺丘平原與河流、湖泊交織的復合生態區域規劃區域內地勢起伏較小,相對高差僅為70m,以地形為判斷因素,基本處于適宜建設區。周邊主要水系包括興隆湖、鹿溪河、東風渠,以西南-東北向平原地區為界,東西兩側分別向中間匯水。因此,引導生態與開發的融合,塑造持續發展的生態特色是規劃重點。淺丘平原興隆湖環湖在建區域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成都科學城現狀及規劃14、道路情況-11-1.21.2發展條件對外交通骨架已基本形成,與中心城區、周邊區縣聯系緊密高速公路:規劃區通過兩條高速路與外界聯系,分別為南北向的成自瀘高速高速:聯通成都主城區-自貢-瀘州,東西向的第二繞城高速,聯通成都周邊區縣,目前都已經建成;快速路:規劃區主要通過六條快速路與外界聯系,分別為東西向的東山大道、深圳路和科學城南路(在建),以及南北向的益州大道(在建)、梓州大道和山前快速路;主干路:規劃區主要通過八條主干路與外界聯系,東西向、南北向各四條,其中南北向的天府大道從中心城區向南延伸,是最為重要的,聯通天府新區-高新南區-中心城區的道路。益州大道天府大道0101高速路快速路結構性主干路15、立體交通節點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2-1.21.2發展條件區內規劃軌道線網密集,未來交通條件四通八達已建成軌道線在建軌道線規劃軌道線主要換乘站點機場軌道交通建設情況:規劃區現狀正在建設1號線三期,區內的興隆湖站、天府新站已經明確該工程將與1號線一期、南延線工程共同串聯起城市“雙核”(成都市中心城區與天府新區),促進成都市中軸線天府大道沿線和北改區域的開發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合理調整中心城的布局和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并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跨越式發展創造條件;規劃區內軌道線路規劃情況:成都科學城規劃10條軌道線路(不包括大環線),1個換乘16、樞紐。線路總長89公里,軌道線網密度1.22km/km2。形成15分鐘軌道交通站點服務圈。其中天府新站是區域樞紐換乘站,高鐵天府站將形成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成都市域規劃線路規劃及建設情況示意圖成都科學城軌道原規劃圖(資料來源:成都科學城概念規劃方案)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3-1.21.2發展條件成都科學城著力發展科創服務與成果轉化,完善成都創新產業鏈在成都市域層面,將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的創新產業網絡,一條完善的創新產業鏈條。上游:高校研發與科技創新,分布在中心城區(高校及科研機構)、成都科學城(科技創新及相關服務);中游:成果轉化、中試生產與高端生產性服17、務業,分布在天府商務區、成都科學城、中心城區、高新區南區等;下游:產品生產、供應鏈管理等,分布在成都市兩翼地區,其中西翼為成眉樂產業走廊(成眉高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帶),東翼為以現狀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礎的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帶。從以上梳理可以看出,成都科學城是該產業鏈中的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應當集聚大量位于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科技創新功能、服務功能、技術轉化功能。成都基于跟片區分散式的大學城-產業園區-城市主中心-空鐵樞紐,形成基礎研究-規模生產-金融支持-展示輸出的創新鏈。為形成完整的成都自主創新網絡,需以成都科學城為科創服務中心,集聚發展科創服務與轉化,以技術產業化的應用開發主導,實現從種18、子到商業化的全過程,離散創新向復合創新轉變。創新產業上游創新產業中游創新產業下游高??蒲?、技術創新中心城區大學城成都科學城成果轉化、中試生產高端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區、天府商務區成都科學城、高新南區產品制造、物流服務等兩翼:成眉樂產業走廊、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0101成都市創新鏈網絡示意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4-科學城起步區概況興隆湖鹿溪河濕地天府菁蓉中心A區實驗小學中建西南設計中心城市陽臺西網天府空間信息產業基地(武漢中地)梓州大道中鐵軌道研發設計中心中鐵中鐵諾德中交建西南研發設計中心中交建西南研發設計中心成都盟升電子衛星通訊產品研發生產中心海天水務研發總19、部天府菁蓉中心B、C區大數據中心龍泉山脈創新中心諾基亞全球技術中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分部天府大道深圳路南寧路其余簽約引進項目類型已簽約項目中科院成都分院為主的先導科研單位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文獻情報中心和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未來引進:中科院高海拔宇宙線實驗室、清華錦屏暗物質研究中心等高校先進科研所、研發中心清華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與企業合作引進的企業機構研發中心中國兵器第九研究院、航天科工四院、新綸科技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重大科技項目深圳光啟、中環晟天、盟升電子、吉利新能源汽車、中信戴卡等80余個重點企業重點研20、發企業項目中鐵軌道研發中心、諾基亞全球技術中心、啟明星辰西部研發中心、亞信網絡安全研究院等1.21.2發展條件淺丘河湖與創新產業空間交融共生N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5-1.31.3相關規劃解析規劃名稱圖紙主要內容成渝城市群規劃發揮發揮重慶和成都雙核帶動功能,重點建設成渝發展主軸、沿長江和成德綿樂城市帶,構建“一軸兩帶、雙核三區”空間發展格局(見圖)。提升成都核心功能,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對于天府新區,規劃提出了幾點目標:一是將天府新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大平臺,整合新區政策21、資源,高起點打造內陸對外開放門戶;二是充分發揮天府新區作為高端要素集聚平臺的優勢基礎,聯合打造一批創新型產業園區和戰略新興產業基地;三是以天府新區作為創新創業載體,打造成渝創新驅動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四川省全面改革創新試驗區。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期間,成都市要打造“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推動城市由單中心擴散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集約型”轉變天府新區和中心城區共同構成特大城市中心區,不斷增強天府新區(直管區)吸納中心城區疏解人口和外來遷入人口的能力。對于天府新區,規劃提出以下目標:一是以現代制造業為主,形成產業發展“大創造”核心;二是與22、中心城區錯位發展,集聚高端服務業,形成高端服務中心;三是產城一體化發展,形成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城區。成都市總體規劃 2016-2030基于“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大都市區建設理念,大都市區形成“雙核一區、三帶多網”的總體城市空間布局。對于天府新區,提出強化樞紐、集聚產業功能,建設“科技創新高地、國際化現代新城區,強化天府新區國際門戶樞紐地位”;加快天府新客站建設,強化與中心城區、兩個機場及外圍地區的客運聯,集聚科技創新、國際交往、商務辦公、會展博覽等功能。承載中心城區的行政、文化、體育、創新、商務等功能的疏解,承接行政、文化體育等功能疏解,完善國際化服務、創新服務、公共服務功23、能。天府新區總體規劃 2015版我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以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對于成都科學城,規劃提出以下目標:一是以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基礎,產業上重點發展創新總部、科技研發、孵化中試;二是空間布局上貫徹產城融合的理念,鼓勵建設研發兼容型、商務兼容型和高品質生態社區;三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以完善科技研發配套服務為主;四是生態環境優化方面,以興隆湖公園為核心,規劃形成天府大道綠帶、第二繞城高速綠帶,在鹿溪河濕地建設人工濕地生態系統。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6-1.31.3相關規劃解析2015.09224、015.09+成都科學城起步區控規+成都科學城起步區城市設計2016.062016.06+成都科學城概念規劃方案2016.092016.09主要內容片區定位:世界一流、時代之巔的國際化現代新區,西部創新第一城,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創新要素的聚集區、創新發展的先行區,爭創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功能結構:規劃形成川法合作、中德合作、創意設計、信息網絡、生物醫藥、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轉化、軍民融合等七大產業功能組團。規劃重點與亮點功能復合化,強調“產業+居住+配套”不同功能在空間上的融合;指標區域化,對各控制單元的建筑容量進行總體把控,在社區單元內采用建筑總容量平衡控制;產城一體化,結合產城布25、局,明確中心,建立多級節點區域,塑造高低錯落、外低內高、層次分明的緊湊集約型城市形態。主要內容片區定位:重要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國家校院地協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再造產業新成都的高新技術引擎??臻g結構:環興隆湖,形成緊湊集約的組團式布局,以創新技術企業為核心,實現生產、生活、配套相互融合。主要功能:科學城是專門設置服務于基礎科學孵化,科技研發創新的新型城市,具有高質量生態環境,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高效益的投資創業軟環境,以產、學、研為主,輔以配套居住等功能。規劃重點與亮點形成緊湊集約的組團式布局,以TOD為導向,構建“軌道+慢行”的交通體系;打造望山見水的城市天際線,東岸嚴控高度,確保龍泉山2026、%山體可見,西岸兩側高中間低,錯落有致;打造藍綠交織的綠地水網,融合不同類型街道體系和公共建筑群,形成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圖例圖例產業用地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公共配套用地市政設施用地綠地水體交通設施用地片區定位:創新要素的集聚區、創新發展的先行區;國際知名、全國一流、西部創新第一城;宜業宜商宜居、國際化現代新區;爭創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臻g結構:規劃采用組團式布局,建設用地與生態廊道相互交融;主要功能: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新要素和創新產業的集聚區。主要內容規劃重點與亮點設計結合地形,隨山就勢,隨彎就彎,形成具有坡地特色的小街區路網體系;河湖、濕地、山體通過廊道有機串聯,形27、成“一湖、兩河、三山、四濕地”空間格局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7-舒適宜人的空間形態內涵品質深化大尺度、大手筆的城市景觀有待完善的公共空間VS集約高效YES簡單粗放NO日本筑波科學城1.41.4案例分析借鑒成都科學城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8-酒店群Hotel Cluster吸引點Attraction新水道New Waterway娛樂Entertainment多層零售辦公Retail and Office園林Garden公園Public Park運動Sport村落Village空間大疏大密,生活多元有機組成景觀28、+城市服務服務功能單一的公共空間景觀公共價值未有效體現YES公共活力NO單調乏味VS新加坡裕廊工業園成都科學城1.41.4案例分析借鑒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9-?國立大學醫院新加坡理工學院緯壹科技城亞歷山大醫院工商管理學院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強調與周邊聯動發展,功能多元復合、引入民間資本、低門檻的孵化空間大功能分區,大國企大片開發模式與周邊功能片區統籌聯動有待加強YES協同共進NO孤立發展VS1.41.4案例分析借鑒新加坡緯壹科技城成都科學城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0-1.41.4案例分析借鑒案例1:硅谷 Si29、licon Valley19501950+成立斯坦福工業園+為美國軍事基地提供科研服務+惠普公司創辦+仙童半導體公司創辦+移民制度放松,高技能人才涌入+專利制度完善,產權保護和激勵加大+鼓勵風險投資,金融服務業增長+空間蔓延,中小企業聚集19701970+半導體、硬件等傳統優勢不斷優化;+生物科技、新能源領域開拓;+軟硬件結合發展,創新空間+實體制造企業緊密結合;19801980“錨”企業誕生,創新萌芽要素集聚,空間擴容網絡加密,空間多樣+成為全球創新網絡頂端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通過網絡與金融與世界連接,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支配地位進一步確立;+創新的外溢價值和吸納資本能力繼續提升,需要高品質30、高成本空間;+增長成為長度50km,面積約1000km2的創新區域;20002000鏈接全球,資源外溢硅谷知名企業分布圖區位條件:位于美國西海岸圣荷西-洛杉磯之間的狹長地帶,高速公路網絡便捷,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子工業集中地?;緮祿喝蛎娣e超過4500km2,總人口292萬人,職位數142萬,年均人收入10.7萬美元。關鍵發展要素解析:軍事工業基礎:洛杉磯的空軍和海軍軍事產業對于半導體需求巨大,早期一半以上的訂單都是軍隊訂單;學術推動與人才資源:斯坦福、加州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均為理工科研究實力較強的院校,現階段已經聚集了超過20所各類高等院校、??圃盒?、科研機構;企業家/聯盟研發和投資31、熱情:風險投資為硅谷的科研機構、初創公司注入了大量資本,企業家聯盟、校友為高??蒲刑峁┝速澲С??;ヂ摼W企業生命科技互聯網企業金融服務業風險投資半導體產業新能源研發硅谷主要產業集群分布圖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1-1.41.4案例分析借鑒案例1:硅谷 Silicon Valley硅谷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州歷年人口總數(單位:人)1850-2010年 硅谷及加利福尼亞州人口增長示意圖高中以下學歷高中學歷??茖W?;蛲葘W歷本科學歷研究生/高級科研人員硅谷加州美國2014年 硅谷及美國地方人口受教育水平分布圖People&Knowledge人力資源關鍵性成功要素32、高素質人才人群特征教育水平高高流動性多樣性外來移民Institutions&Management管理模式關鍵性成功要素政企合作自由市場模式特征自由經理人Free Agent產權保護生產性服務金融+創新國防工業Military Industry發展基礎:洛杉磯軍工技術外溢集成電路IC產業鏈縱向延伸;分支機構及公司;個人電腦PC全球垂直化分工體系;IC向日本和臺灣轉移;互聯網 Internet創新服務業Innovative Service數字內容與好萊塢合作;信息醫療技術;生物技術;環保新能源通信、軟件Communication&software標準操作系統Windows;無線通信技術;1950133、96019701980195019902000硅谷產業體系發展示意圖政府高等院校中介服務金融服務企業研發資金人才、知識成果提供服務支付傭金供應人才和技術、創業空間經費贊助,就業崗位法規政策,項目采購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技術轉移服務金融資本服務管理信息咨詢服務財務法律服務斯坦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舊金山醫學院??茖W校社區大學等國會地方政府小企業管理局等相關部門引擎企業與中小型企業高度互動的創新企業群落硅谷產業發展管理模式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2-1.41.4案例分析借鑒案例2:新加坡裕廊工業園 Jurong Industrial Park196034、1960+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加工制造為主,解決戰后工業落后和缺乏就業的問題;+廠房,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于1968年基本建成;+建立裕廊鎮管理局JTC,專門負責管理裕廊工業園。+開始吸引高附加值企業,為高速率增長企業提供差異化廠房和辦公空間;+建立石油化工產品的生產和配售中心、航空工業中心;+建立新加坡科技園以容納研發型企業;19801980+面積超過50km2,企業超2000家,職工總數約13萬人。+開始建設裕廊商務園,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成為電子信息研發、生物化工、孵化機構的聚集地。19891989基建先行,推動國家工業化高科技轉型,空間優化集約發展,服務化轉型農業35、水產基地戰時培訓學校區位條件:新加坡科學園位于新加坡西南部海濱地帶,距離市中心10km?;緮祿簣@區占地面積約60km2,開發之前是沼澤和丘陵地帶。新加坡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工業基地,工業產值占全國70%。產業布局:東北部,靠近市區,布局新工業區和無污染工業區,發展電子、電器,技術密集型生產;西南部,沿海,港口和重工業區,造船、鋼鐵、煉油等大型骨干企業;沿海岸、河岸,環境優越,分布住宅區和配套設施。關鍵發展要素解析:產業升級基礎 自60年代以來裕廊工業區就作為新加坡主要的工業載體,聚集了大量的工業企業 后工業時代土地集約利用和全球知識經濟競爭力的發展亟需園區進行產業升級政府政策支持 裕廊集團隸屬36、新加坡貿工部,參與國家長遠工業用地需求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園區的資金籌集、土地運用、招商引資等均采用一級政府統一支持+從19世界中葉開始成為重要的亞洲港口小鎮,發展農業和水產業;+二戰期間在英國軍隊支持下創辦培訓學校,教育當地居民和民兵。高水平、企業化管理團隊裕廊集團旗下有不同分工的項目操作專業公司:裕廊國際:工業園區咨詢規劃與建設服務騰飛:園區開發運營與招商裕廊港:港口與物流運作中心區居住、商業、辦公新工業區和無污染化工區輕工業區和一般工業區港口自由貿易區域和重工業區城市中心區裕廊工業園周邊土地利用規劃圖(2014)裕廊工業園沿海岸鳥瞰圖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37、PTER-23-1.41.4案例分析借鑒案例2:新加坡裕廊工業園 Jurong Industrial Park新加坡國會新加坡貿工部裕廊集團(JTC)半官方機構裕廊港集團裕廊國際騰飛集團負責經營新加坡港口及相關物流運作負責用地規劃、總體開發及建設負責工業園區開發、招商和運營資金籌集土地獲取與開發招商發展與運營+前期開發資金全部來自政府,1961年新加坡編制的首個五年計劃中,全國工商業發展的總投資僅為4億美元,裕廊工業園投資占80.2%;+政府穩定、大量的投資保障了項目快速啟動;+后期資金來源呈多樣化,實現了市場化運作;+JTC參與總體規劃,以較低成本向國家購買工業用地自行承擔開發和經營的風險;38、+采用不同土地出租成本對應不同租期的方式將土地租給企業,主要分30年和60年兩種租期,前者的成本較低。出租廠房則為3年一簽;+采用土地自用自行開發和提供設施已經配備完全這兩種方式吸引不同企業入園;+裕廊港集團運營的新加坡港常年位居全球十大港口,航線密集,為新加坡工業發展奠定了廣闊的腹地和貿易伙伴;+騰飛公司在全球開設招商分支機構,以新加坡的自由貿易環境吸引跨國公司;+園區“一站式”服務到位,環境、設施、居住等功能可滿足各類企業需求;多樣空間-軌道樞紐站-河畔居住區-公共空間-Maker空間河畔居住區公共空間軌道樞紐站Maker空間園區發展第三代:裕廊商務園裕廊工業園升級主要載體占地:0.37k39、m2總規中全為商業用地入駐企業30余家電子信息企業生物科技及化工企業其他行業孵化與創新空間商業用地裕廊商務園土地利用規劃圖裕廊商務園建筑平面圖裕廊商務園實景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4-1.41.4案例分析借鑒案例3:新加坡科技園 Singapore Science Park19601960+運營成本上升,生產基地優勢削弱+政府引導,產業向高新技術轉型+新加坡科技園被批準建立+企業開始入駐+知名的園區開發主體裕廊集團設立子公司負責新加坡科技園的管理19801980+1993年,II期啟動建設;+裕廊的子公司之一,騰飛公司2001年成立并上市,負責工業房地40、產開發、園區管理和運營。20002000國家戰略,高科技轉型企業入駐,園區成型騰飛成立,空間擴容+憑借新加坡園區的先進管理經驗,騰飛開始逐步在別的國家合作建立開發園區,包括蘇州工業園、杭州科技園;+科技園主要開展電子信息、生命科學、新能源、化工方面的研發,制造環節大量外遷至其他亞洲地區。20112011騰飛外拓,全球復制制造業基地區位條件:新加坡科學園位于新加坡南部,科技走廊東部,緊靠海岸線,風景優美?;緮祿簣@區占地面積約1.12平方公里,一期0.3平方公里和二期0.2平方公里,分別于1993年和2001年完工。目前有超過300家企業入駐,提供超過8000個工作崗位,知名企業包括摩托羅拉、41、索尼、美孚石油、殼牌、花旗銀行等。關鍵發展要素解析:新加坡工業園區位示意圖目前聚集了超過350家跨國企業,科研專家占全體雇員比例超過1%;主要發展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高新技術產業有利的政策支持 具有指導性的經濟發展方針政策限令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附加值服務逐漸從新加坡分流出去 優惠的政策和成功的人才發展策略研發費用享有50%的投資減免稅,新產品享有所得所減免稅引進國際人才,并且與國際著名的研發機構合作對區內人員培訓 成立各種機構、協會,服務于園區發展政府成立科學委員會監督科學園的運作管理,并讓其他的國家級行業、科技協會給予科學園支持。先進的園區管理模式 不斷完善管理機制以適應市場需求政府不斷完善42、園區的管理機制,由機構兼職管理到專設機構管理;為了更好適應市場環境和企業需求,最后改革為由獨立的私營企業進行管理。與專業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使其服務于園區企業專業服務機構主要涉及IT支持與維護、風險投資、財務、法律、管理咨詢以及企業公共關系 注重與國際知名科技園的交流,推動園區科技化進程與德國的海德堡科技園以及法國索菲亞安蒂波里斯科學城簽訂了合作協議。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5-1.41.4國內外案例對標19861986+特區帶狀空間結構成型+確定15個工業區,成為日后創新型產業的主要載體+政策禁止特區內注冊“三來一補”企業,產業轉型起步;+上步工業43、區開始成為電子工業聚集區,知名科技企業開始創業。19941994+大力發展戰略創新型產業,包括互聯網、生物、新能源等;+1996年成立深圳高新園;+明確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2009建立“科技+金融”模式;20042004外資驅動勞動密集賽格驅動高速工業化華為驅動創新研發轉型騰訊驅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雙創空間載體打造,引導、鼓勵創新產業發展;20142014雙創驅動打造未來產業區位條件:南山高新園區是國家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發展戰略的6家試點園區之一,自1996年開發建設以來,以產業發展為開發導向,產業基礎雄厚,區位優勢明顯?;緮祿焊咝聢@區分為北、中、44、南三個片區,總面積11.5km2,產業建筑總面積2650萬。南山區擁有112家海內外上市企業,全國所有行政區(縣)第二,擁有創新型上市企業92家,居全國第一。南山區高新產品占總產值比例:大于90%自有知識產權產值占高新產品產值比例:大于70%。創新資源:南山區集中了全市80%以上的創新資源。從創新資源數據來看,南山區聚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國家級創新載體數量、國家省市級創新載體數量、高等教育科研機構數量分別占全市比重達到30%、65%、58%與80%。主導產業:電子信息(占總產值89.07%),光機電一體化(4.38%),生物醫藥(4.03%),新材料新能源(1.27%)。案例4:深圳高新45、園區深圳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高新區服務中心綜合管理部科技金融服務部國際合作部高新區服務處下屬機構內設機構社會事務部文體服務部中小科技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高新區信息網有限公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創新總裁俱樂部知識產權服務平臺投融資服務產學研合作產業服務與城市服務國際科技商務平臺科技金融聯盟創業投資服務廣場社會事務平臺文化建設平臺創業服務平臺信息網絡服務平臺深圳高新園管理機構架構示意圖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案例名稱主導功能/主要產業類型發展優勢借鑒意義用地規劃/空間模式美國-硅谷地區高??蒲?成果轉化、跨國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中試46、基地、孵化器;+雄厚的軍事工業基礎和半導體產業基礎;+高等院校學術推動與人才資源;+企業家/研發機構聯盟握有資本,風險投資市場繁榮。+科技園發展前期保障國家投資或國家采購有助于迅速擴大園區生產規模,形成聚集效應;+與區域內的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并吸引科創人才聚集能夠大大帶動科技創新;+及時推出“科技+金融”服務,為高校、民企、初創企業提供資金保障和支持。新加坡-裕廊工業園電子信息研發、生物化工、輕工業、港口物流業、孵化機構等;+集全國之力建設,作為全國工業化的主要載體,集聚度高;+政府出臺了完善的政策支持,包括資金籌集、土地運用、招商引資等均JTC官方統一支持;+裕廊集團公司擁有高水平、專業化47、的管理團隊;+對于沒有基礎的新城地區,應當給予豐富的資金優惠政策、土地開發優惠政策以啟動發展;+設立專門的政府部門進行全權管理,具體的開發、運營和管理事務可成立國企來負責;+規劃建設中注重分期,保障土地資源有效配置,持續供給;新加坡-科技園科技研發、總部功能;電子信息、生命科學、新能源、新興化工。+宏觀政策調整促使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密集型企業轉型;+優惠政策豐厚:稅收政策、地租等;+由獨立的私企進行園區運營和管理,國際聯系緊密。+及時根據國家產業發展階段調整園區定位與功能;+對科技研發、專利技術及產品予以稅收優惠作為激勵;+適應企業發展需求,提供高質量園區管理服務;深圳-南山高新園區電子信息48、,光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政策支持,抓住產業升級轉型機遇;+與珠三角制造業產業鏈聯系緊密,創新產業鏈條完善;+園區發展主要由市場推動,配套由政府及城中村提供。+技術創新必須與下游制造業、投融資服務、物流服務產生聯系,才能形成完整的創新鏈條;+給予具有生產基礎和人才資源的傳統企業以政策優惠將激發市場自主創新,生產優勢將吸引全球創客匯聚;+引進世界一流的高校及科研機構能夠形成創新氛圍,引進高端人才。-26-1.41.4國內外案例對標案例借鑒小結C類用地E1類用地G類用地GIS類用地M0M1M2R類及混合R類用地S類用地U類用地W類用地高新園北中南區土地利用規劃圖(2013一張圖)居49、住用地居?。ㄊ讓由虡I)商業+居住商業旅館白色用地(預留)一類商業用地一類商業用地(預留)二類商業用地二類商業用地(預留)商業/商務園區商業/商務園區(預留)健康和醫療用地教育設施宗教用地市民活動、社區用地開放空間公園沙灘體育游憩用地水體居住用地居?。ㄊ讓由虡I)商業+居住商業旅館白色用地(預留)一類商業用地一類商業用地(預留)二類商業用地二類商業用地(預留)商業/商務園區商業/商務園區(預留)健康和醫療用地教育設施宗教用地市民活動、社區用地開放空間公園沙灘體育游憩用地水體新加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4)新加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4)硅谷北部-舊金山工商業用地規劃圖硅谷北部-舊金山工商業用地50、開發強度控制圖主要商業設施商務及相關服務業輕型工業一般工業商業用地容積率工業用地容積率居住+商業用地容積率0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7-2.1.目標愿景2.2.科創中心,功能錯位2.3.創新樞紐,三心六片2.4.單元嵌套,轉變模式CHAPTER 02愿景與策略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8-2.12.1目標愿景0202發展愿景根據區域訴求、已有工作要求及現狀條件,科學城的發展愿景為:為實現發展目標,我們以科創產業生長路徑為線索,以單元嵌套的空間模式,培育創新、共享、活力的成都科學城,從總體空間上將其打造成:創享城脊、趣致綠環51、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國際科創人才棲居地成果轉移轉化先導區創新經濟發展引領區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29-2.22.2科創中心,功能錯位0202集聚發展科創服務與成果轉化,完善成都創新鏈成都基于跟片區分散式的大學城-產業園區-城市主中心-空鐵樞紐,形成基礎研究-規模生產-金融支持-展示輸出的創新鏈。為形成完整的成都自主創新網絡,需以成都科學城為科創服務中心,集聚發展科創服務與轉化,以技術產業化的應用開發主導,實現從種子到商業化的全過程,離散創新向復合創新轉變。國家級實驗室省部級實驗室國家級工程中心省級工程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技術中心成都市域主要大學園區國家級項目一52、覽: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華區)西南交通大學: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新都大學城:國家精密工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新都區)國家大容量注射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類別國53、家級部級省級市級實驗室105261工程中心97773技術中心18144185成都創新鏈示意圖成都主要創新要素分布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0-2.22.2科創中心,功能錯位0202構建“科創服務+科技智造+城市配套”功能體系科創服務包括協同創新、科創金融及產權運營為主的科創服務;科技智造指重點以信息安全、網絡通信、大數據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軍民融合的航空航天、北斗衛星、新能源、新材料為重點的先進裝備;以生物技術、精準醫療為重點的生命科技產業;以智能工廠與高端機械主導的智能制造??苿摲湛萍贾窃斐鞘信涮籽邪l創新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研發平臺科學技術與產業經54、濟轉化平臺協同創新中心產權運營中心企業研發總部文化創意設計中心國家級智庫海創園高端服務國際展覽會議中心科創金融中心國際展貿中心國際創客中心產研展銷推介平臺國際交流中心外事服務中心信息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大數據、云計算服務平臺信息技術創新小鎮新型顯示研試園先進裝備軍民融合技術服務平臺軍民融合小鎮新能源、新材料研試園規模生產園區生命科技生命科技服務平臺生命科技信息小鎮研試園與總部園健康產業園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術服務平臺智能制造小鎮開放街區智能機器生產園區公共服務城市管理服務中心圖書館、科技博覽人才儲備中心兒童樂園體育公園文化中心國際學校配套服務鄰里中心商業休閑主題商業中心、主題街區國際酒店生55、態居住國際化社區人才公寓品質居住創新功能網絡中建西南設計中心天府菁蓉中心A區西網中地數碼天府空間信息產業基地大數據中心中鐵成都盟升電子衛星通訊產品研發生產中心中鐵軌道研發設計中心中交建西南研發設計中心海天水務研發總部中鐵諾德天府菁蓉中心B、C區中德健康研究中心生命科技信息小鎮健康產業園生物醫藥研試園生物醫藥總部園生命科技服務平臺創客空間主題商務中心公建配套中德環保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山德技術研發及設備生產基地激光科技創新基地動力電池系統集成產業基地物理研究院先進裝備生產園區軍民融合小鎮新能源、新材料研試園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特種電源研發生產基地規模生產園區軍民融合技術服務平臺網絡安全研究院信息技術創新56、基地主題街區品質居住國際化社區人才公寓國際學校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德國科技研發中心中德協同創新平臺中德企業研發總部健康研究中心中德文化創意設計中心中德應用科學研發平臺中德海創園產權運營中心中德科學技術與產業經濟轉化平臺體育公園城市管理服務中心配套服務人才儲備中心科技博覽圖書館科學研究中心國際創新港開放街區智能制造小鎮網絡研發中心電信云計算中心國際酒店商務公寓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1-2.32.3創新樞紐,三心六片0202雙機場承接國內外交通,奠定樞紐地位。成都坐擁雙流機場及天府機場,未來將與北京、上海并列成為全國獨有雙機場的三大城市。雙流機場在2015年來的全57、國機場吞吐量排行中排名全國第4.蓉歐國際快線:空鐵聯運,加快國際創新創業資源匯聚機場名稱省/市/自治區2015年旅客吞吐量排名2015年旅客吞吐量(萬人次)比2014年變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189944.4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2600816.3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廣東355210.8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四川4420011.5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東539729.5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639072.9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云南7376516.8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陜西8326511.6蓉歐快鐵打通中歐空海聯運通道中歐之間傳統的鐵路及海運通道耗時長久,蓉歐高鐵極大提高了往來中歐的交通時間,從傳統的22天及海運所58、需的45天縮短為12天的時間。而由成都向各沿海城市之間的鐵路聯系,如成都-上海、成都-昆明-緬甸等通道,實現了中歐間的空海聯運。從而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交通門戶。成都依托雙流及天府機場加強融入全球化蓉歐快鐵打通中歐空海聯運通道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2-0202天府樞紐,組織輻射西部、鏈接全國的創新網絡穩居全國創新城市前列,多維交通聯系全國創新網絡。根據2016全國創業創新先鋒城市排名中,成都位于第二梯隊前列,成為西南地區創新高地。與各創新重點城市聯系密切。排名城市創新指數排名城市創新指數1北京2548066成都264922上海1393857重慶198053深圳59、1257578天津184094杭州445099南京177335廣州4355510武漢16406圍繞天府新站樞紐,對接城市南北發展軸與東西交通軸落實天府新區的高端服務集聚帶,南北對接成都的天府大道城市綜合發展軸,東西聯通雙流機場、天府機場及天府高鐵站,圍繞天府新站樞紐,形成輻射區域的高能級服務平臺,科創中樞與自貿中樞,圍繞中樞,構筑成都科技門戶區。2.32.3創新樞紐,三心六片成都加強“3+2”中國創新創業格局圍繞天府新站樞紐,對接城市南北發展軸與東西交通軸9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眉山科創研發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省級行政文化中心高新南區成都主城區秦皇寺中央商務區中央活60、動區國際交流中心生命科技組團信息技術組團環興隆湖科創組團空港新城-33-0202樞紐激活,三心六片落實天府新區的高端服務集聚帶,對接成都南北的天府大道城市綜合發展軸,圍繞天府新站樞紐,形成輻射區域的科技研發中心、科創服務中心和國際交流中心,圍繞三大中心構筑六大功能組團:環興隆湖科創組團、天府站自貿組團、信息技術組團、生命科技組團、智能制造組團和先進裝備組團。成自瀘高速以西構筑中央活動區:環繞興隆湖及青松濕地,轉變興隆湖重產業輕生活的狀況,構筑高能級的科創服務與轉化中心,配套城市服務,實現全時活力。先進裝備組團智能制造組團三心六片空間結構圖2.32.3創新樞紐,三心六片成都“雙核共興、一城多市”61、空間格局規劃示意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4-2.42.4單元嵌套,轉變模式單元嵌套式,轉變空間單元尺度與功能配置0202轉變大功能分區、大街區模式,以小尺度街區、功能復合的單元相互嵌套的方式培育創新;大功能分區,通常指用地邊界大于等于3000m的街區,在我國的新城建設、園區建設中,該模式下的大尺度、單一功能分區,已經證實不適合城市生產、生活活動的展開,無法聚集人氣,難以配置尺度適宜的公共服務設施。對于以科技研發、創新型產業為發展立足點的成都科學城而言,空間規劃和城市設計必須提供適合創新活動展開的場所。通過下圖所示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小尺度、功能復合、服務完善62、的單元,在城市自發生長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創新活動聚集的空間。對標國內先進案例,杭州的未來科技城,以尺度小、功能全的創新單元互為嵌套,推動新城發展,改變了過去大尺度工業園區型的發展模式,引領了全國的創新示范。綜上,本次設計中,借鑒杭州成功經驗和成都特色,以小而全、強核心的復合單元嵌套模式,營造空間多樣化、成本差異化的空間,培育創新活力。850m900m錦城廣場、孵化園周邊街區(黑色為建筑)四川大學街區(黑色為建筑)VS大功能分區單元嵌套發展模式內涵重復性、大尺度(2km3km邊界)、單一功能的空間單元;差異性、小尺度(500m街區,2km復合單元)、功能完善的空間單元;特點大地塊土地出讓,單個63、企業一次性開發,房地產導向難以避免;優勢在于能夠滿足城市擴張、人口增長的剛需,能夠配建最基礎的公共服務設施;小地塊出讓,逐步開發,有益于形成密路網,并保證開發彈性,形成功能復合的空間結構,更可能快速形成城市活力;問題開發單元過大,造成大型工業區、大型門禁社區對城市造成分割,引起交通擁堵、公共服務配套半徑過大;空間同質化程度高,缺乏活力與特色,難以吸引高層次人才和城市活動??赡軙l碎片化開發,公共服務配套不成體系或時序不統一;不同類型的空間單元中功能混合的類型和比例較難確定。杭州創新生長模式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5-2.42.4單元嵌套,轉變模式單元嵌套式,64、轉變空間單元尺度與功能配置0202轉變單一功能分區的模式,以差異化、復合功能的單元培育創新;杭州以夢想小鎮的形式實現創新培育,但因其特色小鎮形式背后根植于浙江與杭州的產業、教育與資本基礎。通過對比成都與杭州的特點和條件,我們認為需構筑更多樣的創新單元,具體包括:創新園區:通過組織創新生長的流程,組織系列的創新空間,包括依托政府創新平臺,引導國家重大的產業創新的開放街區與研試園,以及引入大型民企,帶動企業形成蒲公英式創新網絡的總部園。創新小鎮:借鑒杭州的創新小鎮,培育低成本、對于民間創新創業團體具有吸引力的初創空間。不同類型空間模式示意圖比較要素成都杭州創新路徑特征產業基礎千億級產業集群及優勢產65、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航空航天產業、軌道交通產業等;傳統民營經濟集群發展成熟;以阿里巴巴為龍頭的互聯網創業網絡已經形成;四大支柱產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杭州雄厚的制造業基礎、民營經濟基礎支撐特色小鎮廣泛鋪開,優勢發展;成都的大型制造業園區、軍工業等具有優勢,更應該強調以大企業為龍頭,促進創新創業發生;教育基礎985院校兩所,普通高校56所,在校學生總人數75.6萬人,985高校一所,普通高校36所,學生數量44萬;杭州,民間創新能力強;成都高校、科研機構具有優勢,技術創新基礎良好。資本基礎2015年成都GD66、P達到10800億元(2016年無數據),位列全國第九位,增速7.9%;本外幣存款余額2.37萬億元,全國第五位(2014年數據)2016杭州GDP達到11050萬億,位列全國城市第十位,增速9.5%領先全國,人均GDP全國第四,信息經濟增長22.8%,貢獻GDP為24.3%,本外幣存款余額2.22萬億元,全國第八位(2014年數據)成都本外幣存款優勢巨大,風險投資市場規模僅次于京滬,2015年高投公司幫助超過300家中小企業獲得擔保貸款20億元,風險投資10億元,高新區匯聚了超過640家金融服務機構。不同類型空間模式示意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6-2.4267、.4單元嵌套,轉變模式單元嵌套式,全生命周期生長的創新鏈0202通過組織民間初創(創新小鎮),種子孵化(開放街區),研試園(加速中試),總部園(技術推廣)以及規模園區(規模生產)的生長流程,通過嵌套民間初創小鎮、政府創新平臺、民企創業園區等多類型單元,培育創新鏈。單元嵌套模式圖外園內孵多平臺分布圖孵化器加速器研試園企業園創新鏈空間研發階段設計階段中試階段推廣階段萬眾創新精英企業創新小鎮眾創街區研試園、企業園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39-CHAPTER 03總體實施路徑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3.4.多維體驗,68、湖山萬象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0-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0303高程(m)平面北東北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坡向坡向分析圖坡度坡度分析圖基礎地形分析:規劃區以淺丘為主,局部為平壩緩丘。興隆場鎮和規劃區東南側地勢相對偏高,在470m-500m;起步區地勢平坦較低,在430-470m之間;規劃區高程圖 淺丘平原,具備良好的城鄉開發建設條件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1-0303圖例敏感性高敏感性一般敏感性較低敏感性低高敏感性12.15%一般敏感性41.43%較低敏感性28.59%低敏感性17.86%圖例320-440m440-4869、0m480-530m530-560m560m以上圖例小于55-77-99-10圖例南坡及平地平地西北、西坡北坡 地形高程分析 地形坡度分析 地形坡向分析地形敏感性分析圖地型敏感性疊加分析|Sensitivity of Landscape通過疊加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可得出地型綜合敏感性,得出右圖。其中高敏感區域占12.15%,較敏感區域占41.43%,其余為一般敏感區。地型優越,應注重保護與開發協調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2-0303水文敏感性疊加分析|Sensitivity of Hydrology通過地形DEM數據對成70、都科學城范圍內的自然徑流和集水區域進行分析,得出如下左圖的徑流水系及如下右圖的積水分區,其中南部集水區域面積較大,匯水量較高,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應該綜合考慮利用海綿技術進行排澇+景觀水系營造。通過對于科學城周邊片區已規劃水系進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右圖。其中最敏感區域占10.96%,較敏感區域占41.43%,其余為一般敏感區。匯水徑流分析 集水區域分析高敏感區10.96%較敏感區41.43%一般敏感區64.67%水文敏感性疊加分析圖 水網通達,兼具景觀特色與生態價值圖例主要供水河道、主要湖泊次要供水河道一般供水河道水洼現狀水系分級示意圖興隆湖譚家溝鹿溪河青松濕地李家溝落雁河單土地左支渠鹿溪河單土地右71、支渠大堵水水庫三根松濕地小堵水水庫廟子溝賈家溝回龍水庫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3-0303生境敏感性疊加分析|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原村民聚居地影響分析 重要生物棲息地敏感性分析敏感性高5.68%較高敏感性11.91%較低敏感性56.38%低敏感性12.63%一般敏感性13.41%在科學城規劃開發之前,已經存在的村鎮聚居地對于區域生境產生了重要影響,越靠近聚居區的區域,影響度越高,自然生態所受干擾越大;濕地及生態綠地是區域內主要的生物棲息地,敏感性較高;通過對這兩項分析疊加,得出區域的生境72、敏感性。生境敏感性疊加敏感性分析圖 生境破碎,應引導綠地、水系與濕地的再生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4-0303敏感性高3.60%較高敏感性15.24%較低敏感性29.47%低敏感性26.42%一般敏感性27.08%敏感性高3.60%生態敏感性疊加分析 生態優先,識別生態敏感地區生態敏感性疊加分析|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綜合前述分析,得出科學城區域內的生態敏感性分區,其中高敏感性地區僅占3.60%,較高敏感性占15.24%,超過80%用地為生態敏感性較低,適宜開發建設的區域。生態敏感性疊加敏感73、性分析圖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5-0303生態引導發展區26.47%綜合發展區26.42%生態界面控制區12.08%生態優先,界定藍綠生態邊界本次規劃以平衡生態環境保護和城鎮開發為出發點,在GIS技術的分析結果上,結合現狀城鎮建設基礎,將規劃區的用地空間分為綜合發展區、生態引導發展區和生態界面控制區。綜合發展區:占總用地的12.08%,該區域生態敏感性較低,部分地區已經存在城鎮開發建設,應當在此基礎上,以打造創新產業環境和提升人居環境為兩大目標,增加公園綠地、恢復原有水系、增加開放空間。生態引導發展區:占總用地的24.67%,主74、要分布在生態敏感型較高片區的周邊,是生態界面與綜合發展區之間的過渡帶,既存在生態價值,又具有較高的開發潛力,因此,應當在保證區域生態安全框架的基礎上對這一片區進行開發建設,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協調好海綿城市建設與城鎮開發之間的關系。生態界面控制區:占總用地的61.45%,指的是生態敏感型比較高、生態價值較大、地形較不適宜發展的地區,這些地區對于整個區域的生境保護、環境調蓄都有重大作用,應當重點營造織綠成網、水系貫通的生態界面。生態發展綜合分區圖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6-0303 生態筑底,構建具有韌性的城市生態格局龍泉山脈興隆湖鹿75、溪河天府大道生態廊道生態格局示意圖通過研究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以及人類活動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建立區域景觀生態系統優化利用的空間結構和模式,使廊道、斑塊、基質等景觀要素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質流與能量流暢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且適于人類居住。通過分析,構建出成都科學城的景觀生態格局,生態斑塊:四大濕地及興隆湖周邊、生態廊道:五廊一環,生態網絡:道路綠地、街頭綠地等。綜上,規劃形成:“一湖兩河四濕地,五廊一環綠地網”的生態結構彭祖山脈余生態斑塊生態廊道水系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7-0303 藍綠海綿,運用低影響開發手76、段引導發展步驟1:識別現狀水網格局,構建水生態骨架首先,利用dem數據和現狀水系資料,選取潛在徑流、降雨淹沒區、現狀自然水域、和集水區分析作為評價因子,得到基本的水生態骨架??梢缘玫剿档幕究蚣芤约盀I水片區,保護的主要區域 集中于興隆湖周邊、鹿溪河周邊、單土地右支渠、青松濕地、臘梓濕地、三根松濕地、大堵水水庫、小堵水水庫周邊區域。匯水徑流模擬分析自然水域保護評價低澇易洼區分析評價集水分區分析評價水生態基本骨架圖興隆湖伍家溝鹿溪河青松濕地落雁河鹿溪河大堵水水庫三根松濕地小堵水水庫回龍水庫譚家溝東風渠水系濱水高敏感區濱水一般敏感區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77、ERCHAPTER-48-0303 引水、固水、活用水,構建三類海綿廊道步驟2:提出水資源利用策略,構建藍綠海綿體系引水:因地制宜引入開放水廊道,增加濕地面積本規劃提出河道生物修復措施結合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以達到增加濕地面積、涵養水源、凈化水體的目的;固水:構建分級雨水廊道,引入海綿公園調蓄基于地形和現狀,構建分級雨水廊道,引入海綿公園進行調蓄,并促進雨水滲透和凈化,構建城市綠地系統;活用水:利用低沖擊開發模式,建立藍色基礎設施系統城市道路和各類用地在開發建設中均采用低沖擊開發方式,減少廢水、污水的直接排放,加強廢水回收、中水利用和再生水利用,作為生態用水補給或工業生產用水補給、農業灌溉等。緩78、沖濕地調蓄綠地半干濕凈化綠地由現狀自然地形高差形成匯水軸線上的大塊綠地構成,儲蓄并分流雨水,并在此過程中對雨水進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凈化。聯絡鹿溪河河、東風渠、四大濕地之間的自然匯水路徑構成,負責水量調節支撐的作用,提供足夠的空間系統收集雨水。分布于興隆湖岸邊、濕地以及干流兩側,包含具有高透水系數的生態綠洼和附帶沉淀池的地表蓄水池,快速雨水下滲的同時構成旱、澇時期不同的雨水景觀。3.13.1生態筑底,藍綠海綿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9-3.2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0303規劃實現科技設施、創新載體、科技服務的三結合,打造創新生態圈。形成:一環兩軸,三心六片“的空79、間結構。一條趣致綠環串聯起科學城各個組團,天府大道綜合發展軸與雙創共享服務軸建立了發展框架,科創研發中心、科創服務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形成三個公共核心,六個組團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創新聚落。區域功能對接生態格局圖“一環兩軸,三心六片“的空間結構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0-3.2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三大共享中心構建科學城的創新創業發展脊,提供不間斷的創新源動力??苿撗邪l中心匯集云計算數據中心、大型科學工程、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等科技基礎設施。以及全球實驗室、國家和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企業總部等核心創新載體。作為科學城科技創新的核心引擎,80、著力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和重大科技攻關;科創服務中心位于科學城地理中心,擁有24小時充滿活力的文化慧島,多樣的濱水空間體驗,鏈接天府新站與興隆湖,是創新創業者休閑樂活的城市舞臺。大力發展以科技金融為主導,法律會計、信息資訊、成果轉化、雙創服務和教育培訓為支撐的高端服務業,為雙創活動提供高品質、全鏈條的科技服務。創享城脊“三大共享中心“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1-3.2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國際交流中心著重于創新鏈條的后端創新發展,是科創技術應用與人才的國際交流平臺、前沿技術與產品的展示與交易市場。建設有國際青年創客中心、國際項目路演中心、世界前沿科技展示中心、國81、際人才大市場、國際科技產品采購中心、國際社區等。同時也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與形象門戶?!叭蠊蚕碇行摹翱苿撗邪l中心、科技服務中心、國際交流中心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2-3.2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0303雙創服務平臺企業總部基地文化中心科創金融中心國際路演中心國際人才中心站前商務區天府高鐵站圍繞創享城脊布局六個不同產業集群的雙創聚落,著重于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每個聚落由夢想小鎮、眾創街區、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園區等雙創單元嵌套而成。形成各有特色、自成系統的創新創業生態聚落。構筑多元化、全流程的雙創空間體系。構筑多元化、全流程的雙創空間體系82、多元化、全流程的雙創空間體系示意圖圍繞創享城脊布局六個不同產業集群空間示意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3-3.23.2創享城脊,單元生長0303(1)單元理念引入提出從“大”和“標準化”整體建設推進,走向尊重自然和城市生長規律的“微”和“特色化“定制開發,以單元為空間開發的單位載體,集聚居住、就業、休閑、交流等各項社會活動,使其成為一個可以獨立運作的城市功能與服務”細胞”。(2)單元的劃分為滿足城市開發建設高效可控、管理可控,同時保證單元擁有足夠空間容納復合的功能與服務,基地依循如下3項基本原則劃分為43個彈性可控的單元。每個單元規模為1-3k;以規劃道路優先作83、為單元邊界;保證單元至少一邊面臨景觀資源。單元以規劃核心功能為導向,形成4個微單元類型:科技研發型、核心服務型、生產型、生活型。各單元進行功能復合完善,形成集合居住、辦公、研發、交流培訓、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混合單元”,同時有成功案例指導下,明確不同類型微單元的功能構成及比例,打造“協調單元”。單元1單元2單元3單元4單元10 單元5單元6 單元7單元8 單元9 單元19 單元20 單元18 單元17 單元11單元12 單元13 單元14 單元26 單元25 單元27 單元16 單元15 單元28 單元29 單元30 單元31 單元42 單元41 單元43 單元37 單元36 單元39 單元84、40 單元38 單元35 單元34 單元32 單元33 單元21 單元22 單元23 單元24 核心服務微單元生活型微單元科技研發微單元生產型微單元生態型微單元彈性預控:特色化單元式開發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4-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0303連續趣致的第三空間打造26公里全區段魅力主題綠廊活力環魅力河濱,生態科學城復合多元的開發方式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5-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0303川西民俗風情園體驗川西特色的文化之旅面積:302ha融合了川西地區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建筑風格以樸素雅淡的濃郁氣氛,體現川85、西文化的清淡素雅,簡潔大方。民俗風情園以體驗古街、古民居、古廟、古樹為特色,一街一景、一橋一色、一河一貌,在幽深的巷子中品味原滋原味的川西傳統文化。川西茶館文化園川西商業古鎮智能制造小鎮設計創意潮街民俗文化大觀園商業老街川菜美食街智能制造小鎮林蔭長廊濕地體驗帶設計創意小鎮蠟梓濕地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6-川西民俗風情園體驗川西特色的文化之旅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7-軍事博覽園覽軍事文化,讀家國情懷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面積:109ha集軍事博覽、主題紀念、國防教育、拓展訓練、互動體驗、86、度假休閑于一體。讓廣大群眾領略了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雄壯步履和共和國武器裝備的英姿雄風。園區建設圍繞和諧生態宗旨進行開發建設,以“軍民一家親”為主題,通過園區內的軍事教育館、軍博展示、軍事體驗、拓展訓練、實景體驗、武器科普展等,表現中華兒女的肝膽熱血、軍旅情懷,家國情感,兵民情誼。軍事實景體驗裝備制造小鎮擁軍愛民主題園軍事教育館軍博展示軍旅生活體驗拓展訓練裝備制造小鎮林蔭綠帶擁軍愛民公園高精尖武器技術展示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8-軍事博覽園覽軍事文化,讀家國情懷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9-萬國風87、情博覽園融大千世界之精華,采創意時尚之靈氣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面積:122ha以滿足國際創客酒吧街為特色的城市開放活力空間,活力界面以大、中、小尺度城市廣場空間為主,以承載多元城市活動,如林蔭樹陣、休閑廣場、音樂廣場、室外劇場等。打造異域風情博覽園,融匯國際潮流。通過對地形進行藝術化處理,室外雕塑、新型材質等設計語言烘托時尚現代的城市氛圍。國學養生館林蔭樹陣熱辣南美風日韓潮流風尚街格萊美草坪音樂廣場美食風情街創客中心國際創客小鎮歐洲小鎮市集環球影院國際青年創客中心國際風情街國際創客小鎮美食音樂廣場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0-3.33.3趣致綠環,詩意88、棲居萬國風情博覽園融大千世界之精華,采創意時尚之靈氣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1-園藝博覽園匯聚園藝成果,鼓勵文化、科技和園藝知識交流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面積:165ha結合萬國展貿城的設計園博園,一方面為國際展貿提供戶外場地,另一方面置入成都特色文化,通過模仿傳統建筑院落、特色自然地貌、開展民俗體驗及花卉展覽等方式,打造一個具有創意、體現“民族融合,川西風情”的新區文化名片。傳統建筑院落民族民俗體驗特色自然地貌花卉展示溫室民俗表演體驗城市綠化公共軸線戶外花卉園藝展傳統文化院落休閑步道成都茶藝館傳統農耕體驗園生態休閑觀光帶0.8KM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89、計方案CHAPTERCHAPTER-62-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園藝博覽園匯聚園藝成果,鼓勵文化、科技和園藝知識交流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3-鹿溪河公園融合娛樂休閑與文化的時尚城市生態地標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鹿溪河公園全長約12.5公里,分為三個主題河段:西段、興隆湖段和東段。西段面積:118ha,興隆湖段面積:385ha,東段面積190ha。西段:緊密結合周邊特色商業辦公與國際公寓,利用地形跌落與建筑退臺,形成一條特色濱水休閑界面。興隆湖段:以酒吧街為特色的城市開放濱水空間,濱水界面以大、中、小尺度城市廣場空間為主,以承載多元城市活動,烘90、托時尚現代的城市氛圍。東段:以開放式城市生態濕地公園為主,以連續的濱水步行道串聯多個點狀的休憩、停留空間,服務周邊辦公與居住人群。興 隆 湖以鹿溪河引水進城,沿東、西方向形成一條U 型水廊道,通過四臺階形式滿足防洪防潮排澇功能,并通過濕地系統凈化周邊地表徑流。低潮位高潮位洪水水位水泮露營濕地體驗帶休閑景觀步道青少年活動中心科創健身廊空中步廊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4-鹿溪河公園融合娛樂休閑與文化的時尚城市生態地標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以凈化水系、生態涵養為主要目的的城市生態濕地公園。沿水系梳理出多個濱水濕地活化島嶼、綠植沉淀池、綠植凈化池、多級濕地,結91、合濕地植物凈化水源,塑造寧靜優美的生態環境,沿公園修建濱水木棧道、親水平臺、觀鳥屋、小型游樂碼頭等提供垂釣、觀鳥活動。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5-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0303詩意棲居,人才特區,多樣居住體驗人才發展戰略:從關于人才發展的“機制體制”,到“人才特區政策”,再到“人才發展環境”,全面打造人才發展的軟環境(1)點面結合,創新人才體制機制(2)先行先試,探索人才特區政策 完善人才柔性流動機制;支持重點骨干企業積極申報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失信懲罰機制。實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的政策,確保人才的穩定收入;適當調整財稅制92、度,鼓勵企業進行人才培養;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建立產學研合作培養機制;實施”雙導師制”;采用”人才+項目+技術”的培養模式。建立以創新效果、創業效益為主導的科研評價和人才考核機制。(3)聚焦人才訴求,完善城市服務功能 推進地鐵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發展公共交通,著力加快與主城區交通的無縫對接;綜合考慮產業、生活和現有規劃要求,提供商務、商貿等相關配套服務;多渠道解決創新型創業人才及其創新團隊成員的子女教育、健康醫療等問題;以發展高尚生態居住為主,兼顧各類人才的住房需求,大力優化居住環境。充分考慮海歸人才文化訴求,大力弘揚成都本土創業精神,積極培育發展創新創業文化。協調上級機構與93、政府相關部門在園區沒立辦事處或集中辦公,提供站式審批服務;適當加大科學城行政審批服務 建設暇務型政府與機關,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與服務水平??蒲醒a助經費;租房補貼、購房補貼;員工培訓l;“虛擬大學園”。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健全城市配套體系爭取人才政策試行權探索新的人才優惠政策優化人才文化環境優化人才文化環境通過政策、機制以及軟環境的提升,為人才構建優質的發展平臺成都科技城作為“人才特區”,從未來產業發展考慮,其重點引進、培育和集聚的人才類型主要有四類,分別是創新型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意型文化專業人才、創業型經營管理人才、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參與國家和省市人才計劃94、 推動高教科研平臺的建設與落戶 加快建設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海創園工作站 加大與知名高校合作共建國際創新中心、國際學校等項目的洽談力度 加快培養和引進軟件開發、工程設計、服務外包、平面設計、管理咨詢等文化創意專業人才。大力吸引財經、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優秀人才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實施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業優惠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作為資本參股的措施。加強專業文化工作隊伍、文化企業家隊伍建設,扶持資助優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課題、領銜重點項目。依托大型企業和創業基地,打造形 成一支擅長經營、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優秀企業家。大力引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海內外創業領軍人才和留學歸國人員來科學城創業。制定土地95、資全、稅收各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員自主創業。依托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類技術轉移、創業投資、法律會計以及知識產權等中介機構,集聚和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營銷的技術轉移人才和成果轉化人才;一批精通國際規則、善于戰略謀劃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從業經驗豐富、實戰能力強的知識產權服務人才。創新型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意型文化專業人才創新型高層次科技人才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成都科學城通過人才的集聚,構建地區智力源泉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創意、科技等專業人才商務人士產業工人、務工人員本地居民及中心城區溢出人群-66-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096、303詩意棲居,人才特區,多樣居住體驗生活性服務功能配套進一步根據科學城內的人群構成特征,為高科技人才提供符合其生活方式特征的完善生活服務配套,如創意沙龍、休閑酒吧街、專業街區、SOHO公寓、商務公寓、單身公寓及舒適性住宅等生活居住產品體驗。高品質景觀住宅舒適型住宅SOHO公寓人才/專家公寓廉住房/安置房產業宿舍商務/酒店公寓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7-3.33.3趣致綠環,詩意棲居0303精準服務,高質公共服務,打造五分鐘生活圈,十五分鐘通勤圈,三十分鐘休閑圈建立五分鐘生活圈,十五分鐘通勤圈以五分鐘出行半徑建立生活圈,連接公共服務場所。結合地鐵站點設置十五分97、鐘通勤圈,建立便捷職住通勤網絡。城市居住板塊將形成“5分鐘生活圈,15分鐘通勤圈”的生活服務體系,安排社區公共配套、公交站點及公共空間等,促進社區公共資源網絡化共享,培養社區認同感,減少由于功能配套問題而導致的機動車過度使用。5分鐘生活圈:步行5分鐘到達社區中心的規模15分鐘通勤圈:自行車15分鐘到達邊緣的組團規模軌道交通站點社區巴士巴士社區服務工作商業服務開放空間娛樂公園綠地5分鐘交通換乘5分鐘日常生活圈5分鐘娛樂休閑圈5分鐘生活圈15分鐘通勤圈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69-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98、TER-70-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形態生長邏輯,城市空間形態整體設計3.4.1形態生長邏輯成都科學城的城市整體形態控制包含六個方面,即現狀設計要素、高鐵商務軸線、創享城脊、綠環創新聚落、廊道空間控制、單元空間生長?,F狀設計要素天府大道是成都城市發展主軸,是規劃區的重要城市界面;興隆湖是規劃區的核心景觀界面;天府大道和興隆湖是首先需要構建的城市界面。高鐵商務軸線天府新區站是對接成都新機場的國際門戶,是成都科學城創新成果展示窗口,需要構建商務平臺。創享城脊連接天府大道軸線、環興隆湖、高鐵站片區規劃實現科技設施、創新載體、科技服務的三結合,打造創新生態圈。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99、CHAPTERCHAPTER-71-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形態生長邏輯,城市空間形態整體設計廊道空間控制控制綠環周邊的建筑高度,保留城市觀景面,并在綠環周邊布置若干組團中心,豐富綠環功能層次。單元空間生長圍繞公共空間布局與中心體系,配置完善功能,以單元組團形式生長,并創造宜人的內部街道感受。綠環創新聚落規劃打造一條連續趣致的綠色活力廊道,它將聚集多彩的公共空間、復合的公共服務、豐富的休閑活動串接各個創新聚落。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2-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形態生長邏輯,城市空間形態整體設計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100、RCHAPTER-73-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結合山水特征,設置城市標志空間體驗3.4.2濱水城市空間體驗從水開始感受城市,城市設計維持原有標志性建筑的空間控制力,設計為空間制高點,結合城市功能分區布局建筑簇群,形成輔助制高點,共同營造多層次變化天際線。180.0m120.0m40.0m140.0m150.0m80.0m20.0m140.0m180.0m200.0m120.0m濱水界面濱水界面濱水界面濱水界面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4-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結合山水特征,設置城市標志空間體驗3.4.3龍泉山脈空間體驗通過保護山脊101、線、確保更佳的看透度,及與周邊發展產生融合的視覺及實質聯系,不一樣的建筑物高度將使山脊的變化更佳豐富,并以低至中層高建筑物為主,與現有錯落有致的山脊線相互配合。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5-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面向多元功能需求的差異化街區尺度孵化器加速器研試園企業園研發階段設計階段中試階段推廣階段杭州互聯網小鎮100100M孵化器(200300)200M服務共享平臺創新小鎮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日本筑波科學城巴黎拉德芳斯200300M群組式(70100)150M院落/點式(100150)100M花園式150150M多層式倫敦劍橋科技園美國曼哈頓總部基102、地研發辦公西安眾創示范街(100150)200M200250M北京創客空間眾創街區臺灣新竹工業園300300M中試實驗推廣生產300350500M研試園國際社區200250M特色民居(150200)200M成都半島城邦北京MOMA特色居住深圳南山科技園創客空間眾創示范街3.4.4響應全創新鏈的街區體驗結合水綠結構與主干路網,組團生長邊界相對穩定,片區被劃分若干組團,分別為金融辦公組團、技術服務組團、國際展貿組團、創智研發組團、高端制造組團。針對不同組團的主導特色功能,結合典型的案例分析,秉承小街區、高效率、高活力的理念,初步明確了不同功能的街區尺度肌理。金融辦公組團技術服務組團國際展貿組團創智103、研發組團高端制造組團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6-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總部基地研發辦公巴黎拉德芳斯拉德芳斯是巴黎居住、商務、休閑的宜居區域,它不僅擁有巴黎摩天辦公大樓,同時具有向扁平空間延展,組群靈活的多層辦公空間,街區尺度控制在200300m,分為三至四個辦公小組群。美國曼哈頓院落式辦公由一至兩個高層塔樓、低層商業裙房圍合而成,中間形成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街區尺度控制在100150m,一般由兩個兩個互通院落組合而成。日本筑波科學城筑波科學城以街坊為單位進行整體開發建設,街區尺度為150150m,適合大、中、小不同規模企業的不同需求,既保證小104、單元地塊內具有獨立生長的特性,又為大中型企業提供彈性發展空間。倫敦劍橋科技園依托周邊秀麗的風景,劍橋科技園打造花園式的研發辦公環境,沿開敞的空間自由布局多層、點式辦公樓,形成低強度、高綠化率的辦公環境。群組式總部辦公街區尺度院落/點式總部辦公街區尺度多層式研發辦公街區尺度花園式研發辦公街區尺度200M300M100M150M70M150M100M100M100M150M150M150M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功能組合功能組合功能組合功能組合人才公寓商務辦公交流空間文化休閑商業娛樂商業娛樂商業娛樂商業娛樂文化休閑交流空間科研辦公文化休閑科研辦公文化休閑交流空間科研辦公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105、計方案CHAPTERCHAPTER-77-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創新小鎮眾創街區杭州互聯網小鎮互聯網小鎮為杭州比較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和產業孵化平臺,空間載體為100100m的小街區,辦公空間以獨棟的低矮辦公樓為主,圍合成尺度宜人的戶外交流空間。美國明尼阿波利斯明尼阿波利斯采用了層次豐富的空間連廊結構,以流暢、便捷的步行空間以及中心花園構成交流共享的公共空間,促進人群的互動和信息的互通。西安眾創示范街眾創示范街以自由、開放式的空間布局吸引初創人員、機構的入駐,街區尺度一般在(100150)200M,彈性的空間尺度滿足不同創新、創業者需求。北京創客空間北京創客空間為創業者提供創106、業場地、創業輔導、市場對接等一系列創業服務,辦公空間載體為200250M的街區尺度,形式自由,內部形成多處共享空間。孵化器街區尺度服務共享平臺街區尺度眾創示范街區尺度創客空間街區尺度100M100M200M200M300M200M200M250M100M200M150M200M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功能組合功能組合功能組合功能組合創意辦公商業娛樂商業娛樂商業娛樂商業娛樂交流空間文化休閑文化休閑商業娛樂創意辦公交流空間創意辦公文化休閑交流空間文化休閑創意辦公交流空間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8-3.43.4多維體驗,湖山萬象0303研試園特色居住成都半島107、城邦半島城邦街區尺度控制在200200M,住區依河而建,向河建筑高度依次降低,保證河岸景觀最大程度的共享。北京MOMA北京當代MOMA項目總面積22萬方,其中住宅13.5萬方,配套設施8.5萬方,是純粹的高端國際社區,小區內配套國際雙語幼兒園、庫布里克書吧、山丘藝術中心、百老匯電影院、瑞士鉑生醫療等高端生活設施。臺灣新竹工業園中試實驗基地作為科技成果向產生力轉化的必要環節,內部空間注重各個組團的共享與交流,街區尺度一般在300300M。深圳南山科技園科技園區內推廣生產空間因不同產業需求街區尺度從300至350M500M不等,內部融合產業、生活、娛樂、休閑空間,保證產業園區的多元性。中試實驗街區108、尺度推廣生產街區尺度特色民居尺度國際社區街區尺度300M300M300M500M500M350M200M250M200M200M200M150M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功能組合商業娛樂文化休閑行政辦公中試實驗室功能組合辦公空間中試實驗室文化休閑商業娛樂功能組合商業娛樂文化休閑社區居住會所功能組合文化休閑商業娛樂特色居住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79-4.1 天府站自貿組團+共享平臺+風情走廊+智慧地圖4.2 興隆場鎮+創新服務+共享花園+彈性辦公CHAPTER 04重點節點城市設計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14.1天109、府站自貿組團0 500250 1000m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文化街區音樂廳文化娛樂中心科技金融中心5678教育培訓中心法律服務中心國際項目路演中心國際人才市場9101112眾創街區前沿科技發展中心海創園國際科技峰會論壇13141516國際科技產品采購中心國際青年創客中心展示與交易市場創客中心17181920國際交流中心站前商貿區高鐵天府站基因小鎮主要項目節點設計理念主動融入科學城起步區的發展步伐,充分發揮高鐵天府站的客貨流優勢,構建服務全區的對外貿易前沿、信息交流中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關鍵詞+共享平臺匯聚各類創新業服務信息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風110、情走廊傳播當地文化、體驗當地景觀風貌的景觀公園帶+智慧地圖提供個性化的游覽路徑以及信息化服務網絡3共享平臺匯集科技金融中心、采購中心、交易中心、峰會論壇等創新服務。風情走廊交織的綠色生態廊道融匯世界文化、風情特色的景觀設計。智慧地圖個性化、定制化的游覽路徑信息化的服務網絡-80-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 500250 1000m0404總用地面積:845.55公頃商住用地:1.28%10.78 零售商業+商務用地:5.77%49.34金融保險+商務:2.75%23.28 技術服務+商務用地:4.43%37.11創新技術轉化生產用地:6.99%59.04 商業用地111、+會展酒店用地:2.59%21.92居住用地:5.95%50.35 創新村莊用地:3.11%26.29文化娛樂用地:1.97%16.65 廣場用地:1.82%15.42防護綠地:4.81%40.67 公園用地:7.95%67.26交通樞紐用地:3.98%33.66 規劃軌道鐵路:1.27%10.73道路用地:21.36%180.62ROADBUSINESSRESIDENTPARKINNOVATE用地規模規劃劃定天府新站片區總用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主要以商業、商務、創新用地為主。4.14.1天府站自貿組團-8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14.1天府站112、自貿組團共享平臺天府機場興隆湖國際青年創客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國際交流中心前沿科技發展中心國際項目路演中心法律服務中心文化娛樂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國際科技產品采購中心構建科創服務共享軸,引導片區有序生長為避免單一功能造成有城無人問題,引導天府站自貿組團有序生長,通過構建科創服務共享軸來激活片區發展采用功能集聚、規模適當的創新創業服務設施。-82-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標志性節點建筑序列強化共享軸線通過強節點突出標志性建筑的可識別性,打造地標建筑,通過復合樓體現土地使用的混合模式,融合商務辦公、旅館酒店、景觀住宅、低層商業等復合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點間通過多彩綠廊相113、互串聯。4.14.1天府站自貿組團共享平臺0404教育培訓中心科技金融中心Technology Finance Center130M教育培訓中心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150M法律服務中心Legal Service Center120M國際青年創客中心International Youth Centre20M國際科技產品采購中心Products purchasing center160M國際人才市場International talent market140M-83-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14.1天府站自貿組團風情走廊040114、4興隆湖XINGLONG LAKE鹿溪河LUXI RIVER三根松濕地SGS WETLAND站前綠地STATION PARK三條交織的綠色生態廊道,融匯當地文化、風情特色的景觀設計三條交織的景觀廊道支撐起片區的綠化景觀體系,通過特色景觀設計,展現當地的文化、文明以及風貌特色。-84-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14.1天府站自貿組團智慧地圖個性化游覽路徑片區內wifi全覆蓋,游客可以通過線上線下交通、購物、娛樂、簽證等訊息的全天候實時更新,針對自身的服務需求及旅游服務的實時供給情況,個性化設計游覽路徑。信息化服務網絡通過智慧民生系統建設,實現城市智慧生活,115、包括高速通訊網絡、智慧一卡通、生活咨詢云平臺、跨境電商服務、特色服貿推薦等,讓體驗者享受智慧云服務帶來的便利生活.高鐵天府站科技金融中心教育培訓中心法律服務中心國際人才市場國際項目路演中心科技產品采購中心科技峰會論壇國際青年創客中心步行體驗路徑高鐵天府站科技金融中心教育培訓中心法律服務中心國際人才市場國際項目路演中心科技產品采購中心科技峰會論壇國際青年創客中心騎行體驗路徑-85-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14.1天府站自貿組團-86-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24.2興隆場鎮0250100500m1234樹德中學天116、府校區情景社區研發SOHO創意辦公5678生態公園濱水商業創新服務中心創意孵化器9101112創智服務中心中小學技術交流平臺生態居住主要項目節點設計理念依托興隆場鎮西邊的興隆湖起步區以及東邊的互聯網小鎮的服務需求和輻射帶動作用,為周邊地區提供創新創業服務,成為“大眾產業、萬眾創新”的配套服務設施區。關鍵詞+創新服務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全生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共享花園展示創新成果、提供互動交流場所的共享開放空間+彈性辦公針對企業需求、基于成本控制的適應性產業空間創新服務多方位服務保持高敏度的創新支撐體系共享花園多廊道串聯共享場所多元豐富公共空間促進思維碰撞彈性辦公滿足多樣定制化需求具備模式創新的空117、間彈性123456789101112-87-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250100500mRESIDENTPARKROADGREENWATER總用地面積:2.8平方公里金融保險+商務用地:17.45 6.84%零售商業+商務用地:8.34 3.27%居住用地:46.65 18.29%商業用地:15.83 6.21%中小學用地:16.62 6.52%道路用地:49.55 19.43%市政設施:0.96 0.38%公園綠地:33.50 13.13%防護綠地:12.64 4.94%山體:27.67 10.85%水域:25.90 10.16%4.24.2興隆場鎮用地規模規118、劃興隆場鎮總用地面積約2.8平方公里,主要以居住、商業、創新用地為主。在豐富片區活動多樣性的同時,強化產城融合的空間布局。學校商業居住商住金融、商務0404-88-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24.2興隆場鎮空間特征形成“一廊、一帶、三核、多坊”的空間特征,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配套區一廊:促進高新技術國際合作、互動交流的創新服務平臺,由空中連廊串聯形成的創智紐帶多坊:針對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的新型企業孵化定制辦公空間。一帶:綠化景觀帶,承擔興隆場鎮的主要景觀、休閑娛樂、組團聯系功能。三核:北部創智服務核、中部景觀綠化核以及南部的創意孵化核。多坊:本組團119、重點打造國際技術合作坊、研發SOHO 坊、創意孵化坊、創智共享花園、城市公園等核心項目?;ヂ摼W小鎮興隆湖起步區綜合服務廊Integrated service corridor情景居住+樹德中學+創意孵化+研發soho+情景居住+生態公園+創新服務+技術交流+創智服務+創智共享+研發SOHO R&D SOHO OFFICE創意孵化CREATIVE FACTORY技術合作TECHNOLOGY COOPERATION情景居住SITUATIONAL RESIDENCE創智共享POWERISE SHARING城市公園CITY PARK0404-89-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20、4.24.2興隆場鎮彈性辦公靈活創新辦公模式我們采用多種創新模式,為企業提供彈性辦公空間。圍繞土地彈性開發、空間靈活租賃、共享外包服務、共享虛擬環境、政策優惠等模式,為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特別對于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最大程度地提供便利化、自由化、開放化、成本。0404-90-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辦公孵化研發SOHO創智服務創新服務4.24.2興隆場鎮創新服務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平臺充分利用國際化合作平臺,為創業企業、成長期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技術推廣、信息交流、科技培訓及評估等 專業服務,數據挖掘、網絡安全、信息開發、移動互聯等數據信息服務,及投融121、資服務、質量認證、產權代理、技術外包、宣傳推廣、交流展示等創業增值服務。0404-9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4.24.2興隆場鎮共享花園展示共享街區線性的休閑共享街區,包括會議廳、商務會所、LED 天街等設施,可以容納頭腦風暴、沙龍聚會、產品發布及推廣、自由論壇等活動,為企業之間的技術合作提供平臺,實現在休閑中的互動交流、互促提升?;▓@式辦公生活以屋頂花園、空中休閑走廊營造花園式的綠色街區,公園中布置健康會所、咖啡館、緩跑徑、單車綠道等健康運 動設施,以零距離的便利化空間,讓工作人員盡享全天候的健康品質生活。0404辦公孵化 9.0m surface空中走廊 122、6.0m surface屋頂綠化 on surface都市森林-3.0m surface-92-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4044.24.2興隆場鎮-93-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94-5.1 綜合交通規劃5.2 生態格局規劃5.3 水系及水岸規劃5.4 公共空間系統規劃5.5 綠化景觀規劃5.6 城市公園規劃布局5.7 公共設施規劃布局5.8 特色風貌分區5.9 強度與高度控制分區5.10 色彩基調規劃CHAPTER 05規劃系統分析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道路交通系統圖0505打造疏密有致的道路交通123、網絡5.15.1綜合交通規劃5.1.1 道路系統規劃:2高速6快速8主路科學城區九橫九縱的結構性干道網,主要承擔了科學城區內各組團之間以及成都中心城區新片區的交通聯系。同時,設計還加密了次干道與支路網,形成了一個緊湊而密集的交通網絡。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規劃調整路網科學城概念規劃方案路網-95-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05055.15.1綜合交通規劃5.1.1 道路系統規劃010102020303快速路系統主干道系統次干道、支路系統途徑科學城的高速和快速路對道路交叉口有所限制,以保證快速交通不受干擾。其中規劃益州大道、梓州大道、東山大道、深圳124、路、山前快速路5條快速路。主干路承載本片區最重要的交通流,分散城市各區之間的交通。其與次干路和支路有交叉口設置,本次規劃中最重要的主干路包括天府大道、科學南路、南寧路、錦州路等11條主干路。次干道分散支路上的交通流,并將其引向主干道。次干道是各街區之間的主要聯系通道,并且各街區至少有一條次干道。本規劃片區的支路在重點地區與一般地區形成不同的肌理尺度。在重點地區,支路形成一個緊湊而密集的街道網絡,并界定了行人友好的街塊。-96-打造疏密有致的道路交通網絡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15.1綜合交通規劃0505建立便捷的軌道網絡5.1.2 軌道系統規劃:10條軌道+1125、大環線+1條內環式云軌線科學城共規劃10條軌道線路以及1條大環線,并在天府高鐵站形成一個綜合的交通換乘樞紐。同時在規劃區內部,規劃1條內環式的云軌線路,配合軌道交通實現規劃區內各個組團間的交通站點全覆蓋和便捷的聯系。以各交通站點為中心形成各組團的服務圈。軌道系統規劃圖老城中心高新南區天府新中心1811115科學城-97-成都市已批軌道系統規劃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15.1綜合交通規劃0505軌道交通與服務空間有效銜接5.1.2 軌道系統規劃:綠色TOD開發,軌道+公共服務依托軌道交通站點,以綠色TOD模式為引導,圍繞站點周邊布置生活服務、公共設施及配套服務126、設施等,形成內部相互串聯的慢行系統,與綠化空間及景觀結構構成和諧關系,從而更好地服務內部的步行需求,合理規劃慢行交通流。軌道交通與服務空間建構綠色TOD模式圖-98-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15.1綜合交通規劃0505慢行建構悠閑生活5.1.3 慢行系統規劃:軌道+慢行騎行線路的設計考慮組團之間的聯系與景觀節點的串聯,線路重點平行于生活性主干道,開辟連續的專屬騎行空間,滿足公共活動的需求;同時與步行路徑有序穿插銜接,設置不同等級的換乘點與自行車租賃點,方便居民換乘,倡導低碳出行。濱水綠道的規劃強調與湖面、水系支流的零距離互動,通過岸線的不同處理手法與功能設施節127、點,串聯主要公共空間,形成步移景移、節奏有序的步行感觀體驗。慢行系統規劃圖例騎行線路慢行環線濱水綠道軌道路線換乘點濱水綠道換乘點換乘點換乘點換乘點-99-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25.2生態格局規劃0505生態筑底,構建具有韌性的城市生態格局通過前面生態研究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以及人類活動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建立區域景觀生態系統優化利用的空間結構和模式,使廊道、斑塊、基質等景觀要素的數量及其空間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質流與能量流暢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且適于人類居住。通過分析,構建出成都科學城的景觀生態格局,生態斑塊:四大濕地及興隆湖周邊、生態廊道:五廊一環,128、生態網絡:道路綠地、街頭綠地等。綜上,規劃形成:“一湖兩河四濕地,五廊一環綠地網”的生態結構。生態格局圖規劃水系現狀水系-100-生態格局圖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35.3水系及水岸規劃0505適應差異化使用的水岸形式就集中功能布局的需求,通過肌理的設計進一步塑造與功能相匹配的城市空間。水岸調傳承傳統江南水鄉城市的宜人激勵,促進社會生活交往。沿水系布局多條濱水商業街,充分體現濱水商業價值,并為水岸帶來持續的活力。根據濱水功能和岸線條件采取挑臺、緩坡、分層等親水性的空間處理形態,加強建筑與水的空間滲透,在水岸引入商業、娛樂、休閑游休等活動,讓城市生活更貼近水。岸129、線分類圖例綜合處理界面人工形態界面自然生態界面-101-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公共空間系統圖5.45.4公共空間系統規劃0505發掘基地現有自然水系資源的優勢,強調城市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綠色環境對科學城生活空間的連續滲透,由片區內的公園綠地、防護綠地、濱水綠地、濕地組成類型豐富的功能綠化體系,處處體現著低碳環保、環境優先的城區開發建設理念。類型豐富的功能綠化圖 例公 園 綠 地濱水綠 地防 護 綠 地濕 地水 體濱水綠地防護綠地沿主要干道、高速路兩邊布局,實現主體廊道與城市組團之間的網絡化連接,劃分出城市的發展建設單元。主要沿興隆湖周邊布局,是景觀設計的一大焦130、點。作為能夠直接與水接觸,包括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等綜合功能。濕地公園綠地規劃區內部的小型城市公園和綠地與公共設施的配合為當地社區提供多種可能的休閑設施。貫穿全區的位于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承擔片區內的生態涵養等功能。-102-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55.5綠化景觀規劃0505廊道交織、多點點綴的景觀系統依托科學城內現有的景觀資源,營造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提升科學城的宜居宜業度,倡導綠色生活。打造一條貫穿全區的生態景觀廊道;營造一條景觀軸線聯系興隆湖以及天府高鐵站,并以興隆湖景觀核心發散多條景觀視線通廊,構成廊道交織、多點點綴的區域景觀系統。鹿溪131、河青松濕地臘梓濕地興隆湖圖例景觀主核景觀節點景觀軸線景觀網絡生態景觀廊道綠化景觀結構圖0101核心引爆0202軸線呼應03030404廊道串聯多廊交織05050606多點共生網絡生成-103-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104-5.65.6城市公園規劃0505多樣化的公園博覽會在科學城起步區營造興隆湖綜合型公園,結合生態景觀廊道以及內部公共空間打造三根松、臘梓、青松、鹿溪河四個濕地公園以及公眾娛樂型公園,形成活潑有序、綠意盎然的公園博覽群,完善綜合生態、資源保育、公眾娛樂等職能。圖例綜合生態型公園資源保有型公園公眾娛樂型公園+青松濕地公園興隆湖綜合公園三根松濕地公園132、臘梓濕地公園綜合生態資源保有公眾娛樂川西民俗風情園鹿溪河公園園藝博覽園軍事博覽園興隆湖綜合公園QINGSONG PARKXINGLONG PARKSANGENSONG PARKLAZIPA MARSH PARK萬國風情博覽園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75.7公共設施規劃布局0505三級服務中心體系,打造五分鐘生活圈,十五分鐘通勤圈,三十分鐘休閑圈科學城的公服設施配套需依據高標準進行配套。按三級服務中心體系進行設置。結合興隆湖周邊以及景觀主軸規劃三個綜合服務中心,集商業商務、科教文化、行政、研發創新等功能于一體,配置區域級文化設施、會展設施,拓展國際化視野、促進國133、際交流。組團級服務中心組織街道層面的生活與服務功能,依據服務半徑,合理配置醫院、國際學校、體育公園等城市生活配套設施;社區級服務中心強調設立健全便捷、現代領先的城市服務系統,提升科學城整體公共服務效能。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圖-105-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85.8特色風貌分區0505多元的空間風貌特色A商業空間親人尺度的步行空間肌理與商貿商務空間肌理的有機融合,在濱水地區形成面向購物和旅游的步行人群。F制造生產空間在相對規整的用地內尋求變化,以公共空間的鑲入打破均質的產業空間布局。B創新創業空間在相對規整的用地內尋求變化,以公共空間的鑲入打破均質的產業空間布局。134、改善創新產業空間的環境質量。D創新小鎮空間利用趣致綠環組織空間序列,建立看綠環中公共開敞空間景觀視覺聯系。將較低矮的建筑置于臨開敞空間周邊,形成階梯狀的空間格局E居住生活空間典型的居住組團,以生態廊道與社區景觀空間作為組織居住空間的骨架,以 原有河網為線索,組織開敞綠道系統。C公共服務空間在環興隆湖及地鐵站周邊形成高強度的開發,形成典型的TOD 開發模式。同時作為成都科學的標志性區域。ABCDEF商業空間創新創業空間公共服務空間創新小鎮空間居住生活空間制造生產空間-106-BADEFC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5.95.9強度與高度控制分區0505疏密有序的開發強度135、控制密度一區:容積率 5.0 密度二區:5.0 容積率 2.0 密度三區:2.0 容積率 1.2 密度四區:容積率 建筑高度 100m 高度三區:100m 建筑高度 50m 高度四區:50m 建筑高度 20m 高度五區:建筑高度 20m 將科學城建筑高度劃分為 5 個等級,興隆湖周邊、國際金融中心建筑高度出現幾個建筑制高點,服務中心附近建筑高度控制在150100m之間,外圍產業制造以及創新小鎮建筑空間基本控制在20m以下。-107-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CHAPTERCHAPTER色彩二區色彩四區5.105.10色彩基調規劃0505凸顯現代感、和諧統一的城市色彩將成都科學城建筑色彩劃分為四個分區,色彩一 區主要為科學城綜合功能用地所在,色彩主調色為灰色 系、黃色系、主色調宜選用彩度較低的淡雅色,輔助色應采用富有穩重感的中彩度色彩;色彩二區主要為服務設施用地所在,色彩主調色為灰色系、黃色系;色彩三區主要為居住區等功能區所在,色彩主調色選用暖色調色系,如黃色系、紅色系,重點控制彩度和明度較高的點綴色彩;色彩四區主要為生產園區所在,色彩主色調選用低明度的色彩,如灰色系、藍色系、黃綠色色彩,形成穩重的工業園區環境特征。色彩一區圖例色彩一區色彩二區色彩三區色彩四區-108-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500萬份文檔 500萬份文檔 免費下載
      10萬資源包 10萬資源包 一鍵下載
      4萬份資料 4萬份資料 打包下載
      24小時客服 24小時客服 會員專屬
      開通VIP
      升級會員
      • 周熱門排行

      • 月熱門排行

      • 季熱門排行

      1. 上海市靜安區單元規劃方案(含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04頁).pdf
      2. 津南區惠安花園小區安置住宅施工圖.dwg
      3. 超實用精裝房驗收一覽表(7頁).doc
      4. 浙江省舟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48頁).pdf
      5. 鐵路牽引站110千伏線路工程跨江架線施工方案(31頁).doc
      6. 南充城生活垃圾填埋場和滲瀝液處理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68頁).doc
      7.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2頁).pdf
      8. 城市更新工改工項目產業規劃、招商及運營方案.pdf
      9. 德州天衢新區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21—2025年)(50頁).pdf
      10. 上海浦東新區航頭鎮(大治河以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2-2035年)(公開稿)(130頁).pdf
      11. 大橋架橋機安裝、拆除安全專項方案.docx
      12. 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化建議資料(7頁).docx
      13. 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25頁).pdf
      14. 2015年北京景觀工程公司員工手冊(23頁).doc
      15. 濟南長清區花田書院田園養老綜合體項目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264頁).pdf
      16. 2023年保姆級直播間場景搭建方案(21頁).pdf
      17. 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圖.dwg
      18. 水泥廠危險源分析安全知識培訓課件(55頁).pptx
      19. 廠區周界脈沖電子圍欄報警系統設計方案【37頁】.doc
      20. 消防預留預埋施工方案(23頁).doc
      21. 杭州金地自在城商業泛光照明設計方案(30頁).pdf
      22. 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公開征求意見版)(2020—2035).pdf
      亚洲国产丝袜精品一区,国产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无码,黄片中文免费宅,看日木一级黄片369
    2. <s id="suolj"></s>

      <samp id="suolj"><u id="suolj"></u></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