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id="suolj"></s>

    <samp id="suolj"><u id="suolj"></u></samp>

    1.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2頁)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2頁).pdf
      下載文檔 下載文檔
      精品
      城市設計
      上傳人:l** 編號:744505 2023-09-01 102頁 73.96MBKB
      1、總體鳥瞰效果圖(日景)總體鳥瞰效果圖(夜景)CONTENTS目錄背景與解讀設計思路與定位總體規劃格局總體城市設計明背景定策略理結構塑空間12340121275201背景與解讀background1.1 成都城市背景 background of Chengdu city/鉆石經濟圈/兩帶交匯處/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城市職能1.2 天府新區背景 background of Tianfu New area/新區概況/戰略定位/戰略重點/新區板塊構成/核心區板塊構成1.3 上位規劃/新區總體空間結構/新區產業總體布局/科學城產業總體布局1.4 現狀分析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2、s/基地概況/基地區位/基地交通/基地生態環境/地形地貌分析/周邊建設情況1.5 區域協調 regional integration1.6 工作框架 working framework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成都長江流域經濟帶長江流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重慶重慶西部發展極核西部發展極核1 1)鉆石經濟圈)鉆石經濟圈2 2)兩帶交匯點)兩帶交匯點11.1 成都城市背景區域協調共贏生態文明建設智慧生存體系田園城市國家層3、面區域層面地方層面活力城市空間一帶一路以及長江經濟帶的交匯之處。極大提升成都在西南片區的影響力。作為兩帶上的核心城市,承擔了帶動片區聯動的重要作用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生態經濟發展機制,積極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構建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新型社會治理體制“互聯網+”發展機遇,推進實施大數據戰略,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設為重點,全面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城市成都正式確立了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用30-50年時間,基本建成世界城市成都擁有的天府新區是國家級城市新區,在整個片區的地位從“內陸開4、放的重要門戶”到“內陸開放經濟高地”,是中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成都作為西部重要戰略支撐西部中心樞紐,充分發揮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連接點作用,助推地方新型城鎮化發展國家級中心城市,全國9個中心城市之一,與重慶共同形成西南片區雙子星座。兩樞紐三中心建設,城市功能和中心地位不斷提升,為成都加快融入全國、走向世界創造了條件兩帶交匯之處交匯之處西部核心引擎核心引擎2015年8月,國家會批準四川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其中,成德、綿陽為重點,成都是核心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在經濟合作區域,包括西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5、四省市區。這一地區資源豐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長江流域經濟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1 12 21 12 2兩帶的互聯互通:為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近日,成都、重慶、西安、昆明等中國西部多個重要城市提出聯合建立“菱形(鉆石)經濟圈”,有利于更好實現“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互聯互通,形成緊密經濟圈,發揮區域優勢,推動西部更好發展,形成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助推區域協同發展:鉆石經濟圈既能6、夠打造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與此同時,此舉還有利于打造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戰略平臺,促進西部地區沿江沿邊聯動,推動東、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協同發展。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9大國家中心城市均為雙子星座閃耀,成都成都,重慶重慶為西部雙子星座。成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目標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最終目標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國務院已明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成都、重慶、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2010年02月7、,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重慶 2016年05月,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國務院將成都、重慶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支持 武漢、鄭州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4 4)成都城市職能)成都城市職能(一樞紐四中心)(一樞紐四中心)一樞紐:一樞紐:綜合交通樞紐四中心:四中心: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3 3)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成都重慶上海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武漢鄭州西部雙子星座環渤雙子星座中部雙子星座珠三角雙子星座中國九大國家中心城市分布圖成渝城市群空間格局示意圖成渝城市群交通間格局示意圖2Part 18、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新區概況)新區概況-國家級新區國家級新區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后,國家級新區國家級新區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內陸開放經濟高地”中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中國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與科技創新高地:以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五大核心功能: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創新改9、革試驗區、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商宜居城市、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示范區天府新區天府新區兩江新區浦東新區湘江新區濱海新區南沙新區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西咸新區貴安新區西海岸新區金普新區江北新區福州新區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贛江新區199219942010201120122012201420142014201420152015201520152016201620152014國家級新區分布圖2013年7月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管委會成立正式拉開建設序幕正式上升為國家級新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國際化現代新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業宜商宜居城市、統籌城鄉示范區國務院10、批復建設全省新興增長極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再造一個產業成都打造現代高端產業聚集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國際化現代新區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引領發展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雙核共興”的千年杠桿市委市政府天府新區發展歷程示意31.2 新區背景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8km20km35km85km2223km2458km2為貫徹落實近期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將肩負的歷史使命量化為現實行動,加速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著力11、把成都天府新區打造成為撬動城市發展格局中“雙核共興”的“千年杠桿”,培育成為全省新興增長極。1 2 3 4 1 2 3 4 戰略:戰略:一個理念一個理念堅持“創新為魂、科技立城”理念二個定位二個定位1.轉型發展新引擎2.為我國建設科技強國和我省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貢獻成都力量三大目標三大目標1.創新要素集聚區、創新發展先行區,西部創新第一城2.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新興增長極3.國家科學中心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四項任務四項任務1.發展新科學2.創造新技術3.培育新產業4.建設新城市2 2)戰略定位)戰略定位西部地區核心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增長極、雙核共興、雙核共興新中心新中心、撬動成都未來發展的、撬12、動成都未來發展的千年杠桿千年杠桿雙核共興示意圖4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由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高端服務業聚集到2015年,以現代制造業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服務業高端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2014年11月24日,四川天府新區總體規劃方案3 3)戰略重點)戰略重點諾基亞全球研發中心四川大學校地協同創新合作項目國科集成電路研發基地項目中國建筑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簽13、入區天府創客產業孵化器園電子研發:諾基亞決定將中國的獨立研發中心放于天府新區,“立足四川,要服務全球”??粗厮拇ǖ漠a業鏈和人才科教優勢,以及快速的經濟增長態勢。高等教育:天府新區正在不斷地優化環境、改善條件給科技人員創造好的科研、工作環境,留住更多人才,更加深入地進行科技創新和開發。高端產業:設立國科集成電路研發基地項目,進行芯片研發設計和基礎IP、芯片后端設計,總投資約5億元。該項目的入駐,有利于聚集產業高端。建筑工業:建設年產約15萬立方米建筑PC預制件的新型綠色工廠。該項目對成都天府新區逐步提升建筑工業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創業投資:成都市啟動總孵化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天府創客”大型孵化器14、。吸引了上百家各具特色的創客團隊及中小微企業。重重點點項項目目5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四川天府新區1578km2成都市94km2占比6%眉山市1484km2占比94%核心區:564平方公里龍泉片區:277平方公里雙流片區:326平方公里高新片區:50平方公里新津片區:76平方公里簡陽片區:191平方公里5 5)核心區板塊構成)核心區板塊構成 核心區范圍天府新區核心區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直接管理的區域,面積564平方公里,包括天府新15、城、成都科學城、南部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區等三個功能區,下轄13個街道。2014年現狀人口約60萬人,規劃2030年常住人口165萬人,新增城鎮建設用地12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核心區承擔科技研發中心、總部基地、金融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四大職能。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科技研發設計、現代服務業、新興金融、先進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型服務業。4 4)新區板塊構成)新區板塊構成新區板塊構成示意圖核心區板塊構成示意圖6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一帶”16、:沿城市中軸天府大道,串聯三大城市組團,構成高端服務業發展帶?!皟梢怼保喊l展工業經濟為主的西區產業園和新興工業園。一帶兩翼一帶兩翼“一城”:成都科學城“六區”:六個產城綜合功能區:天府新城高端服務產業功能區、雙流高技術產業功能區、龍泉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成眉戰略新興產業功能區、南部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區、兩湖一山國際旅游文化功能區。一城六區一城六區1 1)新區總體空間結構)新區總體空間結構新區空間結構示意圖新區功能板塊示意圖71.3 上位規劃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17、ce City,Chengdu“三城”:三個城市組團:天府商務城成都科學城西部文創城“兩園”:西區產業園新興工業園“九鎮”:結合“三城兩園”布局九個新興產業小鎮三城兩園九鎮三城兩園九鎮近期重點建設區域近期重點建設區域“一城、一區、一帶、一園”2 2)新區產業總體布局)新區產業總體布局新區板塊產業布局示意圖近期重點建設區域示意圖8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科學城產業布局)科學城產業布局9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18、(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四至:四至:北接天府新城南麓南至第二繞城以北東臨東山大道西至益州大道規劃范圍:規劃范圍:73Km2起步區25Km2擴展區48Km2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54Km2起步區約17Km2擴展區約37Km2生態用地:生態用地:23Km2起步區約8Km2擴展區約15Km21 1)基地概況)基地概況101.4 現狀分析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19、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 2)基地區位)基地區位基地在成渝經濟圈的區位基地在成渝經濟圈的區位11成自滬高速起步區sitesite拓展區天府大道成都繞城高速成都site30km眉山樂山天臺山脈岷江40km成都市天府新區天府新區樂山市成都片區成都片區重慶市廣安市瀘州市重慶片區重慶片區資陽市160km向南發展趨勢向南發展趨勢國道(G213)成自滬高速(S4)繞城高速(G4202)至瀘州至綿陽市至樂山市成都site成都南部核心,外環高速貫穿緊鄰主要山脈天臺山脈,成都生態資源要地成都與南部主要城市聯系的必經要點基地與起步區的關系基地與起步區的關系基地在城市南向發展的20、空間區位基地在城市南向發展的空間區位基地的對外交通區位基地的對外交通區位天府機場雙流機場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基地交通)基地交通基地鐵路交通概況基地鐵路交通概況基地公路交通概況基地公路交通概況12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航空高鐵天府國際機場高鐵天府站3 3)基地21、交通)基地交通基地對外交通概況基地對外交通概況13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青松濕地天府公園興隆湖錦江生態帶4 4)基地生態環境)基地生態環境區域生態水系情況分布圖景觀河道15條湖泊水庫41處濕地12處大型公園7處14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 5)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分22、析15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23456 6)周邊建設情況)周邊建設情況16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77 7)已引進項目)已引進項目2014年至今已引進重大項目 119個 投資1607億元科技研發38個 368億元制造和物流25個 247億元服務業及總部56個 99223、億元校園地協同創新9個 89億元科技產業29個 279億元先進制造業21個 200億元生產性物流業4個 47億元現代服務業26個 579億元企業總部10個 147億元新金融20個 270億元英特爾股權投資基金前海股權投資基金洪泰天使基金中國中鐵西南總部新疆廣匯西南總部中糧集團西南區域總部中航成都航空科技文化博覽中心天府新區百聯奧特萊斯廣場萬達國際醫療中心萬科黑石現代物流京東亞洲一號西南物流基地易商城市無物流配送中心吉利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西丹孚動力電池系統集成化基地凱思曼成都汽車輕量化部件航天科工四院亞信網絡安全研發中心洪中鐵高鐵研發中心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中科院成都科學中心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24、院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87 7)已引進項目)已引進項目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91.5 區域協調 已建起步區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市中心功能薄弱 公共活動空間缺失 配套服務設施不足 前辦后居模式單一 景觀功能未最大化 區域協調發展措施 打通五條功能廊道 塑造公共活力中25、心 預留配套設施用地 細胞模式有機生長 構建雙環綠廊串連生態綠廊商業通廊鹿溪河藍道活力中心生態綠廊服務通廊Part 1 背景與解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研究三個關鍵性問題研究三個關鍵性問題23完成兩個設計層面任務完成兩個設計層面任務總體概念性規劃拓展區城市設計基于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的新城定位?落實生態優先、科技創新等示范要求?新城的功能構成、空間模式、發展時序?對以上問題的解答成為制定空間方案的構思前提對以上問題的解答成為制定空間方案的構思前提關于新城26、發展的整體性判斷目標定位目標定位路徑選擇路徑選擇&/新興產業/高端配套/城市樞紐/生態體驗/功能核心承接城區對外樞紐銜接文旅板塊交匯點板塊交匯點城市南極核城市南極核國際化創新研發中心電子商務,健康研發高新技術,科技信息城市縱軸南部節點城市節點,酒店會議0霾住區,綠色辦公城際鐵路主要站點國際機場必經要道物流園區,疏散節點東部生態旅游帶腹地旅游配套,文化創意生態體驗,樸門永續201.6 工作框架02設計思路與定位Thinking and Positioning2.1 設計理念 Design concept2.2 基本原則 Basic Principle2.3 目標定位 Design Goal 2.27、4 設計策略 Design StrategyPa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產業三生相融 四宜兼具空間景城一體 細胞組團生態翡翠綠鏈 藍綠交織交通快慢有序 交通引領文化傳承創新 在地國際興產散核串綠融通彰文構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態勢,創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城市發展空間城區景觀化,景區功能化,將濕地景區與城區一體化統籌,利用生態網絡將城區分割為“有機”的細胞組團依托自然的生態綠鏈串聯各個功能組團,并與水網交織,形成具有本土28、特色的生態基地按照交通內外分級設置原則,對外交通快速疏散,對內交通有序、活化、多樣連接,最大化地發揮交通引領發展作用充分傳承成都當地本土文化,與國際化有機并置,形成具有天府特色的蜀風新韻。212.1 設計理念Pa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堅持生態堅持生態優先優先體現創新體現創新示范示范強化交通強化交通引領引領適應彈性適應彈性發展發展以科技創新為以科技創新為營城之道營城之道以生態宜居為以生態宜居為筑城之本筑城之本221.2 基本原則Pa29、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以科創、生態共榮為導向,發掘由天府地區在地化生成的特色產業、特色功效、特色環境、特色風貌等要素將天府新區建設成為具有范式效應的將天府新區建設成為具有范式效應的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國際化中心城區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國際化中心城區232.3 目標定位國 際 天 府 范 式 天 府 在 地 國 際 化天天府府現現象象TIANFU PhenomenonPa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30、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42.4 設計策略1 1)策略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國際化)策略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國際化對接城市產業格局對接城市“一帶兩翼”的總體產業功能布局,成都科學城為各個產業功能區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引領創新樸門永續通過資源整合,發展以知識和人才作為依托,以創新為主要的驅動力,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著力點的創新經濟。將生態、生活、生產互相融合,通過設計開發可持續的生活系統。延續文化在地國際成都科學城的發展立足于中心城區的文化交流和資源共享,創造適應地域性需求31、,進而加快國際化進程,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協調區域整體形態基于天府新區“一城六區”的整體空間結構,以天府大道、梓州大道、科學城環路為城市空間的主骨架,沿線串聯七大組團形成連續、協調的空間秩序。Pa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52 2)策略二:構建生態環境與支撐系統)策略二:構建生態環境與支撐系統綠道計劃打通綠道、楔形綠地植入:以指狀楔形綠地嵌入模式打通科學城綠色通廊,指間為綠地與農田,與北側起步區興隆湖形成聯系,形成一體化32、的線性綠道景觀。公園綠肺,營造核心節點:通過新城幾大公園的活力建設,形成綠道上的核心活力景觀節點,改善周邊微氣候。藍道計劃連通水系、河道清洪分治:連通現狀水系,營造分段景觀功能,將其塑造為科學城主要的濱水休閑走廊,同時河道承擔泄洪功能,保證科學城防洪安全。擴大水面,形成景觀節點:以興隆湖為核心節點,結合現狀水系及規劃功能結構,設置多個濕地公園節點,形成城市核心景觀尊重地形地貌,延續場地特色城市設計將高差較大的山頭、溝谷、洼地保留為綠地,道路豎向隨坡就勢,場地豎向突出微地形,并采用坡地建筑的處理方式,避免了大填大挖,又延續了既有的場地特色。窄馬路、密路網、開放街區鼓勵步行、公共交通,規劃更多帶有33、慢行道的道路。弱化支路交通職能,強化其生活交往職能,并構建功能混合的活力產業街區。打造服務平臺,構建智能的、可持續的城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建立科學城“云上服務管理平臺”,成為科學城的智慧大腦,用互聯網聯系各行各業,服務居民生活。楔形綠廊嵌入新的生產生活方式生態界面的打開線性社區樸門永續Part 2 設計思路與定位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263 3)策略三:強化)策略三:強化TODTOD引導和綠色交通引導和綠色交通塑造多元化的TOD公共空間依托雙機場、34、天府高鐵站、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城市快速路等打造多樣化的以交通為引導開發的公共空間。構建城市快、慢綠色交通系統發展高質量的公共交通,提倡以公共交通先導的綠色交通體系,優先發展慢行交通,并構建對外快速聯系交通體系,形成既便捷又適宜的交通系統。調節停車與道路使用增加彈性將車輛的使用水平控制在道路承載能力范圍內,建少不必要的通勤交通,通過調節停車與道路使用來緩解城市擁堵。4 4)策略四:引導城市空間和建筑風貌)策略四:引導城市空間和建筑風貌控制城市天際線,實現望山見水城市設計以龍泉山、興隆湖以及北側天府商務區的天際線為參照,合理控制整體建筑高度,建立和諧統一的空間秩序。引導整體風貌與標志建筑起步區以35、自由開放式辦公建筑為基底,鼓勵建設綠色建筑。保留公共建筑,同時結合會議中心布局金融服務、商業商務建筑以形成地標。03總體格局General Planning3.1 土地使用Land Use3.2 空間結構Spacial Structure3.3 產業功能布局Functional Layout3.4 開發地塊引導 Land Use Guide3.5 道路交通系統Traffic System3.6 生態系統 Ecological System3.7 地下空間利用 Underground Spacial Use3.8 配套服務設施 Service infrastructurePart 3 總體規劃格36、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城鄉用地匯總表用地代碼用地名稱用地面積(hm)占城鄉用地比例(%)大類 中類小類H建設用地4113.06 82.58 H1城鄉居民點建設用地3706.05 71.63 H11城市建設用地3706.05 71.63 H2區域交通設施用地407.01 10.95 H21鐵路用地100.85 2.71 H22公路用地306.17 8.24 E非建設用地647.57 17.42 E1水域237.56 6.39 E9其他非建設用地410.037、1 11.03 城鄉用地4760.63 100.00 城市建設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碼用地名稱用地面積(hm)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大類 中類 小類R居住用地804.33 21.70 R1一類居住用地61.08 1.65 R12服務設施用地0.82 0.02 R2二類居住用地743.25 20.06 R21住宅用地0.00 0.00 R22服務設施用地8.87 0.24 A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68.93 1.86 A1行政辦公用地4.99 0.13 A2文化設施用地36.72 0.99 A21圖書展覽用地11.59 0.31 A22文化活動用地13.60 0.37 A3教育科研用地18.3938、 0.50 A33中小學用地18.39 0.50 A4體育用地4.92 0.13 A41體育場館用地4.92 0.13 A42體育訓練用地0.00 0.00 A5醫療衛生用地3.91 0.11 A51醫院用地2.03 0.05 B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365.12 9.85 B1商業用地169.62 4.58 B2商務用地163.02 4.40 B3娛樂康體用地29.53 0.80 B4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2.96 0.08 B41加油加氣站用地2.96 0.08 M工業用地730.87 19.72 M1一類工業用地601.36 16.23 M2二類工業用地129.51 3.49 W物流倉儲用地839、.38 0.23 W1一類物流倉儲用地8.38 0.23 S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1089.97 29.41 S1城市道路用地1042.85 28.14 S3交通樞紐用地47.12 1.27 U公用設施用地15.50 0.42 U1供應設施用地12.59 0.34 U3安全設施用地2.92 0.08 U31消防用地2.92 0.08 G綠地與廣場用地622.94 16.81 G1公園綠地274.98 7.42 G2防護綠地330.11 8.91 G3廣場用地17.85 0.48 H11城市建設用地3706.04 100.00 271 1)土地使用規劃圖)土地使用規劃圖3.1 土地使用Part 3 40、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科學城23.81%28.26%30.75%13.96%3.23%占地面積3706ha除道路用地科學城、科技城(高新園區)產業用地:居住用地:配套用地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5:2:1美國硅谷3:2:2新加坡緯一3:1.5:1日本筑波7:3.5:1蘇州工業園1:1.2:2廣州科學城3.8:1.1:1對比國內外的大型的成熟的科學城/科技城的用地情況如下:基本上都以產業用地占主導,但占比浮動較大;居住用地排名第二,占比約為產業41、用地總量的一半左右;開放空間、綠地和道路排名第三,個別園區甚至超過了居住用地比例;具體的用地使用情況會根據實際的產業布局以及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及環境有很大系3 3)用地布局研究總結:)用地布局研究總結:282 2)國內外同類園區用地對比)國內外同類園區用地對比國內外同類園區用地配比一覽表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總體空間結構)總體空間結構一廊七團一廊七團五軸七心五軸七心一廊七團一條濱水空間廊道,七個特色產業組團五軸七心五條景42、觀綠化軸線滲透,聯系起步區,七個片區中心信息網絡產業區信息網絡產業區生物醫藥研發區生物醫藥研發區天府天府TODTOD片區片區軍民融合產業區軍民融合產業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田園城市脈絡+橫向水系穿鎮+特色產業組團總體縱向肌理以霍華德田園城市為基底,通過橫向水系貫通六個功能組團,形成六個以產業功能為核心的特色化差異的小鎮主題產業城及起步區配套生活區環境激發創新改變過去產業中心區高密度聚集的形態結構,中心區以開放空間引領,通過環境和新產業辦公空間的創新,將人引導到公共開放空間,通過環境激發科創城的產業創新鏈接起步區帶活一期幾大核心鏈接起步區現狀辦公,通過開放空間的連接在起步區與基地43、,改變起步區冰冷的現狀,帶活整個天府新區的科創活力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器械等的前期研發和應用服務。O霾實驗區、大健康示范基地。以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游戲動漫、微電子和軟件研發等領域企業的孵化培育為核心的電子信息創業園區2 2)三大設計要點)三大設計要點結合高鐵站,形成中心開放空間、外圍兩個核心物流產業區、地下商業空間。未來中德、川德、中法等國際合作先行示范區。構建支撐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的平臺。重點發展新材料、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組團中心組團中心濱水空間廊道濱水空間廊道景觀綠化軸景觀綠化軸293.2 空間結構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44、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產業功能分區)產業功能分區五大特色產業片區,多元功能復合五大特色產業片區,多元功能復合規劃強調功能的多元與復合,通過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軍民融合產業區、TOD商貿物流產業區、生物醫藥產業信息產業區,五大各具特色的產業功能集聚區,促進科學城產業鏈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生活配套服務區為科學城發展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務,整體形成五大板塊,七大組團,多元功能促穿插,促進科學城走向產城融合的產業園。A A片區片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B B片區45、片區軍民融合發展區軍民融合發展區C C片區片區TODTOD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D D片區片區生物醫藥研發區生物醫藥研發區E E片區片區信息網絡創業區信息網絡創業區A A片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片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B B片區:軍民融合發展區片區:軍民融合發展區C C片區:片區:TODTOD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D D片區:生物醫藥研發區片區:生物醫藥研發區高端醫療服務、醫療健康大數據、高端醫療和醫療器械、生物科研服務、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0霾實驗區等功能構成:第三方物流、展示展覽、交易加工、配送倉儲、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研發辦公、保稅物流等功能構成:軍工企業,裝46、備產業,航天航空、通用航空、網絡信息安全、新材料、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等功能構成: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工業服務、科技孵化、現代農業、總部基地、文化教育等功能構成:E E片區:信息網絡創業區片區:信息網絡創業區以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游戲動漫、微電子和軟件研發等領域企業的孵化培育為核心的電子信息創業園區功能構成:303.3 產業功能布局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11 1)開放街區控制引導)開放街區控制引導3.4 開47、發地塊引導典型的小街區尺度最小開發地塊控制建立最小的公共步行空間(最小20米寬)控制道路貼線率從而加強都市感構建組團中心綠地內部構建組團配套服務設施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21 1)開放街區控制引導)開放街區控制引導典型的小街區尺度圍合最小開發地塊,形成街區式組團構建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間連接各個組團中心綠地,形成公共綠化體系地塊角點建設高層建筑,構建街區地標注重不同建筑體量的控制,滿足安全、通風、采光、日照等要求Part 3 總體48、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31 1)開放街區控制引導)開放街區控制引導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42 2)開放街區開發模式)開放街區開發模式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49、u Science City,Chengdu35定義適宜步行的城市開發地塊低層建筑強化人行通道位于角落的高層建筑成為地標并提供視野3 3)開放街區開發引導)開放街區開發引導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道路等級結構)道路等級結構規劃形成“兩高四快十五主”“兩高四快十五主”的綜合道路交通體系11819圖例363.5 道路交通系統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50、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7天府新區天府新區Tianfu New Area芝加哥中心芝加哥中心Chicago Loop舊金山中央商務區舊金山中央商務區San Francisco紐約中心區紐約中心區New York City倫敦金絲雀碼頭倫敦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北京商業中心區北京商業中心區Beijing CBD District上海浦東新區上海浦東新區Shanghai Pu Dong District天津于家堡新區天津于家堡新區Yujiapu District2 2)路網密度對比)路網密度對比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51、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紅線寬度16米紅線寬度25米紅線寬度40米紅線寬度20米紅線寬度30米紅線寬度60米3 3)道路斷面形式)道路斷面形式38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成都科學城與兩個航空港的銜接:成都科學城以交通盒子形式,通過連接周邊快速路,串接起“雙流機場-天府高鐵站-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三52、大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實現內外交通的快速轉換與銜接。4 4)對外交通銜接)對外交通銜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天府高鐵站樞紐成都天府國際機場39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 5)軌道交通與慢行系統)軌道交通與慢行系統圖例40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體系)特色交53、通體系 SanfranciscoStreetTrain-軌道巴士41圖例特色交通一:軌道巴士特色交通一:軌道巴士(TRAM)(TRAM)的復興的復興優點:優點:投資效益比高(對比地鐵及BRT)服務品質高(準點、平穩、安全)環境效應(低污染、低噪音)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體系)特色交通體系 SanfranciscoStreetTrain-軌道巴士42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54、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6 6)特色交通體系)特色交通體系 Sightseeing light rail-觀光輕軌43圖例特色交通二:觀光輕軌特色交通二:觀光輕軌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水網結構體系)水網結構體系“一湖兩河多渠”“一湖兩河多渠”一湖:指興隆湖兩河:指鹿溪河、東風渠多渠:指規劃區內縱橫交錯的溝渠興隆湖水庫改善提55、升興隆湖的水岸形態,提高生態功能、休閑與景觀價值;打通興隆湖與周邊水系,提高興隆湖的水體流動性,利用人工濕地對水質加以改善。塑造內部水系圍繞濕地及公園建設多樣性的水系統,包括濕地周邊的環形水系、主干流通水系以及貫穿多個板塊的聯通水系維持至北向南的水體流向周邊水系銜接維持鹿溪河向興隆湖水庫的輸水;鏈接興隆湖與東風渠的水系;鏈接蠟梓濕地與青松濕地的水系。水系良性循環利用人工濕地、自然濕地系統、城市雨水凈化系統、水位調節系統提高各個板塊的水體的流動性;通過橡皮壩等水位調節設施,維持整個區域水位和水量,并實現水質的逐步改善。2 2)水系整治措施)水系整治措施443.6 生態系統Part 3 總體規劃格56、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 3)水系景觀示意)水系景觀示意45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規劃利用“河、湖、濕地、水系、綠地”,形成“有機連續、綠色生態、多元開放”的“環線網絡”生態綠地系統。4 4)綠網結構體系)綠網結構體系“一環多廊多節點”“一環多廊多節點”46圖例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57、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471 1)地下空間利用分區)地下空間利用分區3.7 地下空間利用圖例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交通功能交通功能商業功能商業功能地下道路:減少對地面地塊的交通割裂,分擔地面交通量,并輔助地面交通,高效快捷人行通道:避開機動車流,既減少對機動車的干擾,也為行人提供了良好的步58、行環境停車設施:解決區域大部分的機動車停車問題,既節約了地面的土地資源,有保證了地面的景觀軌道交通:為城市快速、大運量公交系統提供了空間保障,為城市編織了一張“秘密”的交通網絡交通換乘:提供軌道交通的換乘空間,使“零換成”成為一種可能便捷性商業:包括便利店、零售店、餐飲等在內的形態較小的商業形式為大眾,日常需要所服務大型商業:大型的shopping mall與百貨公司延伸或布置在地下,在節約地面土地資源的同時也提升了地塊的商業價值與整體氛圍商務辦公:為企業的商務辦公增加了除“越來越向上的空間”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展覽展銷:在人流大量積聚的區域設置的展覽展銷功能讓“最多的人能看到你”商業服務:商業服59、務(如銀行、通信等服務業)同時為周邊居民與通勤的人們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482 2)地下空間功能利用)地下空間功能利用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景觀功能景觀功能基礎設施功能基礎設施功能景觀設計主體:地下空間景觀設計的主體為交通換乘通道、公共空間、商業開發空間。地下景觀功能:美好的地下空間景觀有利于創造“人性化”地下空間,改善空間環境,提升土地地下開發價值。美好地下景觀可營造以人本的地下商業空間,提高商業開發價值,實現“地下首層”效應。60、地下綜合管廊:將地下管線匯集到一條共同的地下管廊中進行統管理與維護人防設施:因地制宜,結合地下空間建設,合理設置人防工程中水處理系統:對工業所排出的廢水進行不同深度的處理后回用到工藝中去,節約水資源地源熱泵:利用淺層地能進行供熱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術通常用來做為空調,制冷或者采暖用冰蓄冷空調設備:利用夜間低谷負荷電力制冰儲存在蓄冰裝置中,白天融冰將所儲存冷量釋放出來,減少電網高峰時段用電負荷及系統裝機容量492 2)地下空間功能利用)地下空間功能利用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61、u Science City,Chengdu1 1)整體空間布局)整體空間布局變電站博物館娛樂設施公交首末站火車站加油站環保設施長途汽車站青少年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給水設施社會停車場圖書館文化館污水設施消防站學校醫院50圖例3.8 配套服務設施Part 3 總體規劃格局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12 2)重點配套設施布局)重點配套設施布局中小學布局圖消防站布局圖社區中心布局圖加油站布局圖服務半徑500800m服務半徑1.51.8km服務半徑300500m服62、務半徑1000m04總體城市設計General Urban Design4.1 總平面圖 Mater Plan4.2 設計立意 Design Conception4.3 建筑與外部空間設計 Architecture and External Spaces4.4 特色空間引導 Individual Spaces 4.6 城市風貌特色研究 City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4.7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 Key Area and Nodes 4.8 城市天際線設計 Skyline of the City4.9 特色景觀設計 Individual Landscape Pa63、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總平面圖4.1 總平面圖52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強化龍脊因地留綠有機細胞綠鏈串聯強化圈層人居位中保用并舉相得益彰高能聚集交通引導有軌巴士宜行宜游綠岸景觀閑情繁榮零霾研發實踐基地都市農業撲門永續契入功能激活興隆53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64、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大道是成都市的“龍脊”,通過高層建筑群,打造天府大道景觀中軸,展示現代化的城市風貌。強化龍脊因地留綠利用用地現狀自然地形地貌,以興隆湖為核心,形成帶狀綠廊。規劃區域GIS地形示意圖規劃區域綠地水系分布示意城市設計綠地水系分布示意54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65、,Chengdu各功能組團如細胞一樣被帶狀綠廊串聯起來,組團與組團之間被綠地分隔。有機細胞綠鏈串聯以圈層模式布局各功能組團,商業服務及景觀公園形成第一圈層,居住功能形成第二圈層,產業功能形成第三圈層。強化圈層人居位中綠地與建筑分布圖商業服務、住宅、產業辦公建筑分布圖55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維持自然綠帶水系原貌的同時,利用水岸、島地進行商業、度假酒店、公園等低強度的開發。保用并舉相得益彰天府高鐵站片區采用方格網的66、布局模式,通過交通樞紐輻射高強度的城市開發。高能聚集交通引導原始自然綠地分布圖開發區域示意圖中歐國際合作片區天府大道東側組團總平面高鐵站片區總平面高鐵站片區規劃發展模式圖56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沿靠近景觀廊道的道路設置有軌巴士,連接各功能組團核心區域。有軌巴士宜行宜游各功能片區均濱水臨綠設置商業、酒吧等休閑服務功能,打造與產業辦公相對的慢生活區域。綠岸景觀閑情繁榮有軌巴士規劃路線圖有軌巴士規劃示意濱水商業設施分67、布圖濱水商業設施示意圖57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集聚全球相關機構,研發零霧霾新科技,同時在天府新區實現零霧霾住宅、辦公、商業等建筑新建、更新的創新應用。零霾研發、實踐基地沿興隆湖與各功能組團之間的景觀廊道布置服務設施,強化興隆湖與外部組團的聯系?;罨d隆湖作為城市中心公共空間的職能。契入功能、激活興隆都市農業樸門永續引入樸門永續(permaculture)方式,發展都市有機農業,生態社區,環保建筑,實現人與自然的68、統一。綠色建筑案例-德國環境總署德國環境總署-自然通風幕墻 1德國環境總署-自然通風幕墻 2呼吸幕墻案例-慕尼黑某辦公樓 1呼吸幕墻案例-慕尼黑某辦公樓 2綠色建筑案例-慕尼黑汽車俱樂部興隆湖沿景觀滲透帶布置商業服務設施示意社區撲門農業示意公共綠地撲門農業示意結構性綠帶撲門農業示意584.2 設計立意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建筑與外部空間規劃示意圖594.3 建筑與外部空間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69、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新區總體規劃中景觀風貌“兩軸、四帶、九區、多點”體現在科學城中的控制要素包括:天府大道、成自瀘高速、第二繞城高速、成資鐵路、科學城內自然水體等。1.天府大道2.成自瀘高速3.第二繞城高速4.成資鐵路5.自然綠帶及水系天府大道是成都市的“龍脈”,兩側區域應以現代城市風貌為主,通過較大體量的高層建筑結合水系及自然地形,塑造大氣秀麗的城市中軸線。建筑應以點式高層為主,彩度不宜過高,可使用玻璃幕墻。成自瀘高速路南北方向穿過科學城,沿途經過生物醫藥、高鐵站、軍民融合三個70、功能片區,片區中間穿插自然及人工化的景觀廊道,東側遠處可見龍泉山。成自瀘高速兩側應通過不同空間特征的城市空間形象,結合綠廊遠山,展示豐富有致的城市空間形象。東側各功能組團建筑應中間高、兩側低,與龍泉山至科學城的景觀視覺廊道契合,建筑風格應以現代時尚為主,可適當增加彩度變化。第二繞城高速經過科學城南側四個片區,應將高科技產業建筑與高速路兩側綠化帶融合。展示城市的現代田園風貌特征。建筑應以現代風貌為主,高度不宜過高,色彩應以灰白的高明度色彩為主。主要指成資高鐵站輻射的功能片區。該區域應通過序列感較強的建筑群和軸線式的景觀廊道,展示交通樞紐片區的現代城市風貌。建筑風格應以現代時尚為主,重要空間軸線交71、匯點的建筑應為片區的制高點,可適當增加建筑的彩度變化。規劃區域內自然綠帶及水系兩側應以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歷史人文風貌為主,主要展現成都的特色文化和周圍風光。建筑周圍應注重綠化的滲透,建筑的體量不宜過大,風格應以國際時尚的現代風格或可以體現川蜀韻味的地域風格為主??茖W城城市風貌控制要素分析圖科學城天府大道城市風貌示意圖科學城第二繞城高速段城市風貌示意圖科學城成自瀘高速段城市風貌示意圖科學城成資鐵路段城市風貌示意圖科學城自然綠帶及水系城市風貌示意圖604.4 城市風貌特色研究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72、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重要地區節點設計索引123451 中歐國際交流區天府大道西側片區核心區 2中歐國際交流區天府大道東側片區核心區4 生物醫藥片區核心區3 天府高鐵站片區核心區5 網絡信息片區核心區61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1235445537898810111236755354444555555555中歐國際交流區天府大道西側片區核心區總平面圖中歐國際73、合作區天府大道西側組團在鹿溪河水系匯流處的三角區域布置組團核心,區域中心結合水面設置公園,沿岸地塊布置Shopping-mall、辦公、餐飲、商住等功能,地塊均為開放式布局,結合中央公園廣場設置廣場和步行街。1 Shopping Mall2 標志性辦公塔樓3 廣場4 商業辦公56 標志性公寓塔樓7 標志性酒店塔樓8 濱水公園9 服務島10 公園服務中心11 水系12 超市商住餐飲62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74、u標志性建筑節點規劃結構分析圖廣場景觀節點景觀廊道景觀滲透廊道Shopping Mall標志性辦公塔樓商業辦公標志性公寓塔樓標志性酒店塔樓公園服務中心超市商住餐飲建筑功能分布圖63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東北鳥瞰圖景觀廊道鳥瞰圖西南鳥瞰圖西北鳥瞰圖64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75、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 商業綜合體2 度假酒店主體建筑3 度假酒店貴賓島4 度假酒店客房島5 濱水公園6標志性燈塔7 市民文體中心8 商住、酒吧餐飲街區9 標志性酒店式公寓塔樓10 廣場11 淺水面12自然沖溝水系中歐國際交流區天府大道東側片區核心區總平面圖1234489101112675444555889101010中歐國際合作區天府大道東側組團,在該組團中心的正方形區域布置核心區,核心區域內結合濕地設置公園及度假酒店,南岸地塊布置酒吧商業一條街,北側布置商業綜合體、商住和市民文體中心。65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76、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標志性建筑節點規劃結構分析圖主要景觀節點景觀廊道主要景觀軸線建筑功能分布圖步行路徑商住、酒吧餐飲街區商業綜合體市民文體中心度假酒店66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西南鳥瞰圖沿河商業街鳥瞰圖文體中心鳥瞰圖商業綜合體鳥瞰圖度假酒店鳥瞰圖景觀廊道鳥瞰圖674.5 77、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天府新區高鐵站片區核心區總平面圖123481310111267558910101023333345888888888881111118888881471 天府新城高鐵站2 站前廣場 3 低層高密度商業街區 4 地鐵站5 停車場6 林蔭大道 7 景觀廊道8 商務辦公 9 Shopping Mall10商業綜合體11 標志性塔樓 12 文體教育配套13 科技館 14 體育公園天府高鐵站片區位于78、成自瀘高速東側,該區域以高鐵站為引導,采用網格化的城市路網,形成南北兩條、東西一條主要軸線,沿南北兩條軸線主要布置商業、市民服務、博物館及體育公園等功能;東西軸線兩側布置高層辦公建筑群,可作為站前廣場的建筑景觀,展現現代化的城市風貌。68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標志性建筑節點規劃結構分析圖主要景觀節點景觀廊道主要景觀軸線步行路徑天府新城高鐵站文體設施配套科技館低密度商業街區商務辦公商業綜合體建筑功能分布圖79、69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東西軸鳥瞰圖文體設施鳥瞰圖南北軸鳥瞰圖低密度商業區軸鳥瞰圖中心景觀透視圖70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生物醫藥片區核心區總平面圖151012692555548118871 商業/酒店/辦公280、 生物醫藥會展中心3 生物醫藥展銷中心4 標志性辦公塔樓5 商住餐飲6 綜合商業街區 7 精品店8 廣場、步行街9 濱水公園10 景觀廊道11 片區公園 12自然水系1134445566651088888844444444生物醫藥組團核心采用“弓箭”拓撲形態,形成一島一軸的空間格局,西側島上布局商業、餐飲等功能,東側沿軸線及公園布局辦公、生物醫藥博物館、醫療設備展銷中心、商住等功能71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81、du標志性建筑節點規劃結構分析圖主要景觀節點景觀廊道主要景觀軸線建筑功能分布圖步行路徑商業/酒店/辦公生物醫藥會展中心生物醫藥展銷中心標志性辦公塔樓商住餐飲綜合商業街區精品店72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西北鳥瞰圖73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82、City,Chengdu核心區西側組團軸線鳥瞰圖核心區西側組團西南鳥瞰圖核心區東側組團西北鳥瞰圖核心區東側組團東北鳥瞰圖74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28367451 智慧島公園2 林蔭大道景觀軸3 商業辦公4 濱水商業文化設施5 網絡信息產品展銷中心6 網絡信息產品體驗館7 濱水商住街區8 廣場、街邊公園網絡信息片區核心區總平面圖33347888網絡信息組團核心采用T型活力空間結構,在中心大道兩側形成高83、密度的復合功能的商業辦公區域,南側綠化公園作為中心大道的收頭,結合濱水布置低密度的特色商業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間。75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規劃結構分析圖建筑功能分布圖標志性建筑節點主要景觀節點景觀廊道主要景觀軸線步行路徑商業辦公濱水商業文化設施網絡信息產品展銷中心網絡信息產品體驗館濱水商業住區76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84、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東南鳥瞰圖景觀軸線鳥瞰圖東北鳥瞰圖774.5 重點地區及節點設計龍泉山龍泉山城市天際輪廓線的設計原則:強化天府大道龍脊軸線的景觀性,組團內高外低、內低外高相結合,強化標志物節點的高蔟化布局。4.6 城市天際線設計78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界岸式1混合式2樸門式3濕地式4功能式5庭院式6綠帶式7廊道式8街道式9廣場式101185、2345556788899101088特色景觀風貌分布示意圖794.7 特色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1.界岸式界岸式景觀強調水岸與組團邊界的聯結,塑造可親近的綠化水岸空間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結,提供一個兼具生活、工作、娛樂功能的場所。2.混合式混合式景觀以自然為載體,植入低層低密度建筑,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界岸式景觀實景示意 1界岸式景觀實景示意 2界岸式景觀平面圖混合景觀實景示意 1混合景觀實景示意 2-度假式酒店混合式景觀86、平面圖804.7 特色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3.樸門式4.濕地式濕地式景觀是以保留原生態為主,適當植入生態、旅游、休閑及文化元素的較大尺度的城市公園?!癙ermaculture”(“樸門永續設計”樸門永續設計”)=permanent(永恒)+agriculture(農 業)+culture(文化)是一套設計系統設計系統,從自然界中找尋各種可仿效的生態關系。用符合自然生態原理,與生態整合的方法,設計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以及生87、活。巧妙整合土壤、植物、動物、昆蟲、微氣候、能源、水、交通、經濟等,將每一個元素完美結合。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樸門永續設計不僅是漂亮的花園和農場,也是改變著我們對待環境、資源和生命的態度。核心價值核心價值“照顧人、照顧地球、分享多余”,目標目標“師法自然,設計與維護一個具有生產力的人為生態系”。強調強調是一門人人可以應用的學問,人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適用范圍適用范圍:從一個小陽臺、一個社區、一塊農田、一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進行實踐。公共綠地撲門農業景觀示意社區撲門農業景觀示意撲門農業分布示意圖濕地式景觀分布示意圖濕地式景觀示意 1濕地式景觀示意 2 814.7 特色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88、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5.功能式6.庭院式使用壯麗風格的街道尺度,在新城軸線上形成有力的導向。在街道式廣場上塑造庭院式景觀綠地。在高密度城市組團核心區中,創造大空間的綠色,既可供人們舉行露天音樂會等市民社交活動,也是觀賞風景和享受自然的最好休閑場所。功能式景觀是以體育、文化為載體的中小規模的片區中心公園。功能式景觀示意 1功能式景觀示意 2功能式景觀示意 3體育公園平面示意庭院式景觀示意 1庭院式景觀示意 2庭院式景觀平面布局示意824.7 特色89、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7.綠帶式8.廊道式用人工運河沿新城中心核心軸線將主要區域串聯在一起。廊道式景觀沿河道而建,圍繞著一系列的人行步道、水景、橋設計了很多精致的店鋪和餐飲設施,從體驗者角度出發,制造種種不期然的偶遇。在主要交通軸線兩側形成的軸線綠帶,為人和動植物提供所需空間,反映具備當地特色的原生態鄉野風光。景觀特色為沿現有地形分布的階地綠化,營造出不同大小和形狀的地塊。設計中將街道和步道分別融入現有景觀中,使人為對自90、然環境的干擾降至最低。綠帶式景觀示意 1綠帶式景觀示意 2綠帶式景觀示意 3綠帶式景觀分布示意廊道式景觀示意1廊道式景觀示意 2廊道式景觀平面示意834.7 特色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9.街道式10.廣場式街道空間和景觀的設計應富有地域文化和鄉土特色,延續“蜀風雅韻”的風貌理念。使用本土的植栽、木材、石材等資源來營造清幽意境的街道景觀,用韻律變化的街道尺度來體現傳統的城市肌理,形成傳統秀麗與現代時尚的碰撞。核心廣場坐落在91、南北軸線上,以天府高鐵站為支點,形成有向心力的城市組團核心,提供開敞的戶外活動空間及舒適的步行環境。街道式景觀示意 1街道式景觀示意 2天府高鐵站商業街區平面示意天府高鐵站站前廣場平面示意高鐵站站前廣場示意 1高鐵站站前廣場示意 2844.7 特色風貌分析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城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獨特的、充滿生機的低碳的新城。目的是在一個健全的系統中創造一種擁有高度靈活性、由持續投資帶來的、經久耐用的92、設計。在發展的初期考慮可持續的問題,可以更好地指導深化設計,最終建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城。評估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評估體系,是國內評估城市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運用的最廣泛的評估方法,通過對氣候、能源、資源、生態、交通、商業、社區、場所塑造、建筑物等方面的控制,最終達到科學城可持續發展的目標。854.8 可持續發展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氣候和能源科學城中擬定的綠化和水體網絡在適應氣候和節約能源方面扮演著重93、要的角色。大量的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同時產生足夠的蓄水量,為多余的水資源提供足夠的儲存空間。綠化體系與阻止城市氣溫升高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通過通風廊道達到自然冷卻)。一個強大的綠化和水體網絡增加了蒸發作用并防止城市“熱島”效應的存在。為將綠化和水網效能發揮到最大,我們建議:1 充分利用興隆湖的深度創造出足夠的冷卻能力;2 使綠化和水體網絡的表面積最大化,為高密度公共空間的樹木提供最有利條件;3 采用了一個熱源(例如,太陽能,來自工廠或者區域供暖系統的余熱)為驅動冷卻系統供熱;4 隔絕建筑并且控制氣流進入建筑。這樣便創造出了一種可控式環境,防止建筑被周圍環境加熱;5 可以在購物中心的拱廊和94、走道中建立一個半人工調節的環境。要塑造一個精密的氣候系統需要得到來自于技術設備和建筑設計的支持。和植物相結合的方式在購物中心創造了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系統;6 創造水的層次和綠色屋頂與墻;屋頂的雨水收集將會幫助建筑冷卻;7 當對冷熱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個確定的平衡時,地下水的使用可以成為一種有意思的冷卻來源。如果沒有平衡,地下層的表面區域將隨之升溫。8 我們還建議以降溫為目的的高反射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鼓勵建筑采用包括懸挑和陽臺的設計。這些能在夏天創造出自然的遮陽,而在冬天也允許陽光射入室內。864.8 可持續發展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95、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 City,Chengdu生態科學城中的水體和綠化網絡系統可以提供一個廣泛的棲息地,促進地面和水下的生物多樣性。維持生物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有助于保護未來的居民防止瘟疫和其他的健康威脅。為了確保綠色走廊內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動物群通道必須建立在水體和綠化長廊跨越了地區內主要基礎設施的地方,特別是與興隆湖連接的地方。通過在設計中合并這些通道,使得小型哺乳動物和兩棲動物可以在科學城內自由的走動。水體和綠化網絡系統的設計發展必須遵循如下原則:1 著眼于城市排放的過濾效果,并提供不同的原生植物和動物的棲息地。2 包括密集種96、植區和開放空間3 在最常用的道路附近混合種植常青樹和針葉樹4 創造沼生植物過濾器來達到高品質的水資源廢棄物科學城應創造一個廢棄物排放管理系統,這個系統能鼓勵當地居民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做到重新循環利用。這個系統能把污物排放降到最低的同時做到資源循環最大化。它減少了所有家庭排放的公共污物的同時通過把一個過程中輸出的產料作為另一個過程輸入的原料的方式來達到互利互惠。要點包括:1 在各家各戶中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實現垃圾材料的重新利用。例如玻璃、紙張、衣物和金屬可以很容易的通過當地工業進行加工來重新使用。2 有些廢物可以用來產生生物氣體(如沼氣),這些氣體可以為發電廠提供能源用來發電。收集起來的綠色廢棄97、物可以通過厭氧菌的消化能力使之穩定(如生物燃料的生產)同時伴隨著好氧菌堆肥達到混合肥料的生成(的目的)。這種混合肥料可以當做土壤肥料在富饒的土地上使用。3 收集的廢物中不能被重新利用的部分將會被運到地區之外,通過已有的廢物處理設備(廢物分離設備、焚化和填埋)進行處理。水資源水資源很快將成為未來最珍貴的資源。由于氣候的變化,農業對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以及全國性的水分配的政策也有所改變,在未來可用的水資源會變得稀少。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把水當做是一種珍貴的資源和一個立體空間的組成部分??茖W城城市設計應該包含一種可以自給的水系統來應付周期性的洪澇或干旱災害,并且能夠滿足自身的水供應。通過管道和濕地(滲98、透設備)系統連接其他大面積水域,(該地區)無論濕潤或干燥期都將能擁有可用的水資源??茖W城系統的指導性原則應該是在源頭處做到將清潔的水和污水完全分開。它們在建筑層面上就不相連。一個大規模的綠色結構將收集起從建筑表面流下的清潔雨水,以此支撐起一個可持續性城市排水系統。這能確保雨水通過綠化屋頂、道路和沼澤直接進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系統。水的儲存是科學城自給水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地區層級上,我們建議利用興隆湖。它可以被利用作為水系統的核心,連接所有小的水系、水渠、沼澤以及個別設置在建筑周圍用來儲藏的水系統。水儲藏系統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維持水的高質量,這樣,儲水的湖也可以被用作其他娛樂的目的。我們可99、以通過確保水的持續流動,充分的水生植物以及防止從工廠排出的污水流入來達到這樣的高質量,污水系統的設計應該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污水的源頭上,其次是必要的基礎設施。在這方面,黑水(廁所污水)和可以被重新利用的灰水(洗浴和洗漱的污水)之間有很大的差別。由建筑產生的污水可以通過污水處理設備來凈化。從這些植物中而來的水往往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同時也有使湖泊富營養化的危險。對此的解決方法是將這些水作為這一區域的農田灌溉用水。874.8 可持續發展Part 4 總體城市設計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Conceptual General Urban Design of Tianfu Science100、 City,Chengdu交通運輸科學城交通運輸主題的主要指導性原則是“模式多樣化”。這意味著所有的居民可以為每日變化的活動而自由選擇最佳的交通模式(公共交通、私家車和自行車)。這個模式多樣性概念的成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網格體系 以及不同網格體系的形態間的連接之上的。巧妙定位和相互聯系的步行區,自行車道網絡,輕軌站和城市肌理內的停車場,都是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像在設計中出現的多方式聯運車站一樣包含節點和樞紐的設計,使這個混合的土地使用起來既富有吸引力又很成功。無障礙和緊密的交通網格是發展一個地方使之成為一個讓人們感覺安全和有歸屬感的地方的一個重要方面??茖W城以產業居住混合的組團為規劃101、單元。這意味著許多日常出行(如購物、社交),人們將在片區內解決。未來的居民應該可以期待多種的交通選擇方案,以此來緩解他們的家庭經濟??茖W城內的本地旅行重點將會放在步行、騎自行車以及公共交通線路上(如輕軌、公交車),使之與私家車的出行取得平衡。節點和樞紐設計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網絡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總體規劃中有一些干預措施是為了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性的交通策劃:1 輕軌、電車和地鐵線連接科學城中各功能組團;內部的路線分散在各個步行區域內。2 各組團內部設有一個步行和自行車線路的網絡。3 大尺度的十字路口和小尺度的小路之間的一個明顯的區分。主要的結點以及地方性和區域性的旅行之間的互換102、都被安排在城市設計中了。居住區與娛樂區之間的路線,如到興隆湖附近的娛樂區,將會以自行車作為主要的交通方式一個大型集中式的汽車停放設備是專門為了各片區的中心而設。它直接位于商業區域的下方。這讓駕車而來的觀光客有一個明確的停車地點這樣就避免了人們到達后因到處尋找停車位而造成的當地交通問題的頻發性。它還提升了行人在城市中心區的活動性。884.8 可持續發展國際天府范式天府在地國際化天天府府現現象象TIANFU Phenomenon 設計說明 第一章第一章 發展背景與解讀發展背景與解讀 一、一、成都城市背景成都城市背景 1.1.鉆石經濟圈鉆石經濟圈(1)兩帶的互聯互通:為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103、大通道建設。近日,成都、重慶、西安、昆明等中國西部多個重要城市提出聯合建立“菱形(鉆石)經濟圈”,有利于更好實現“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互聯互通,形成緊密經濟圈,發揮區域優勢,推動西部更好發展,形成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2)助推區域協同發展:鉆石經濟圈既能夠打造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與此同時,此舉還有利于打造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戰略平臺,促進西部地區沿江沿邊聯動,推動東、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協同發展。2.2.兩帶交匯點兩帶交匯點 (1)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與西亞各國之間形成的一個在經濟合作區域,包括西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四省市區。這一地104、區資源豐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將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2)長江流域經濟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支撐帶。3.3.國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城市 國務院已明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鄭州建設 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將作為西部的雙子星座之一,成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目標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最終目標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4.4.成都城市職能成都城市職能 成都的城市職能為“一樞紐四中心”,即綜合交通樞紐、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105、以及對外交往中心。二、新區背景二、新區背景 1.1.天府新區背景天府新區背景 2014 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迫切需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探索出引領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這一背景下,國務院先后批復了天府新區、西咸新區、貴安新區等 8 個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將把成都從“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轉變成“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以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新區承載五大核心功能,包括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現代高端產106、業集聚區、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宜商宜居城市、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示范區。2.2.戰略定位戰略定位 為貫徹落實近期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將肩負的歷史使命量化為現實行動,加速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和大都市區發展格局,著力把成都天府新區打造成為撬動城市發展格局中“雙核共興”的“千年杠桿”,培育成為全省新興增長極。規劃新區的戰略定位為: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雙核共興新中心、撬西部地區核心增長極、雙核共興新中心、撬動成都未來發展的千年杠桿動成都未來發展的千年杠桿 3.3.戰略重點戰略重點 規劃新區由 2018 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聚集,到 2015 年,以現代制造業為主、高端107、服務業集聚,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新區。4.4.新區板塊構成新區板塊構成 規劃面積 1578 平方公里,包含成都市和眉山市兩部分組成,其中核心區占地 564 平方公里。5.5.核心區板塊構成核心區板塊構成 天府新區核心區指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直接管理的區域,面積 564 平方公里,包括天府新城、成都科學城、南部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區等三個功能區,下轄 13 個街道。2014 年現狀人口約 60 萬人,規劃 2030 年常住人口 165 萬人,新增城鎮建設用地 120 平方公里。核心區承擔科技研發中心、總部基地、金融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四大職能,大力發展科技研發設計、現代服務業、新興金融、先進制造等戰108、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型服務業。三、三、上位規劃上位規劃 1.1.上位規劃空間結構上位規劃空間結構 新區總體規劃將新區的結構規劃為“一帶兩翼,一城六區”?!耙粠А保貉爻鞘兄休S天府大道,串聯三大城市組團,構成高端服務業發展帶?!皟梢怼保喊l展工業經濟為主的西區產業園和新興工業園?!耙怀恰保撼啥伎茖W城“六區”:六個產城綜合功能區:天府新城高端服務產業功能區、雙流高技術產業功能區、龍泉高端制造產業功能區、成眉戰略新興產業功能區、南部特色優勢產業功能區、兩湖一山國際旅游文化功能區。2.2.新區產業布局新區產業布局 規劃形成“三城兩園九鎮”的總體產業布局,“三城”:三個城市組團:天府商務城、成都科學城、西部文109、創城“兩園”:西區產業園、新興工業園“九鎮”:結合“三城兩園”布局九個新興產業小鎮 四四、現狀現狀分析分析 1.1.基地基地概況概況 基地規劃范圍 48 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 37 平方公里,生態用地面積 15 平方公里。規劃四至北接天府新城南麓、南至第二繞城以北、東臨東山大道、西至益州大道??茖W城處于成都南北軸向發展的重要節點上,具有樞紐節點的特征。第二繞城高速、成自瀘高速越境而過,梓州大道、深圳路兩條快速路形成十字骨架。成昆、成資兩條高速鐵路交匯于此,并在基地內設有天府站。雙流國際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分別位于基地東西兩端,交通極為便利。2.2.基地基地生態環境生態環境 科學城范圍內水系110、豐富,有大小湖泊水庫 12 處、景觀河道 7 條、濕地 5 處,大型的自然水體有興隆湖、鹿溪河、東風渠、青松濕地、蠟梓濕地等?;貙儆谂璧販\丘地形,地勢相對平坦,整體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之勢,相對高差在 40 米之間。3.3.建設建設情況情況 科學城目前已引進重大項目 119 個,總投資 1607 億元,包括三大類,即科技研發類、制造和物流類、服務業及總部類 五五、工作工作框架框架 第二章第二章 設計設計思路與定位思路與定位 一、設計一、設計理念理念 規劃提出五大設計理念,即:三生三生相融、四宜兼具相融、四宜兼具構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態勢,創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城市發展空間 景111、城一景城一體體、細胞組團細胞組團城區景觀化,景區功能化,將濕地景區與城區一體化統籌,利用生態網絡將城區分割為“有機”的細胞組團 翡翠綠鏈翡翠綠鏈、藍綠交織、藍綠交織依托自然的生態綠鏈串聯各個功能組團,并與水網交織,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態基地 快慢快慢有序、交通引領有序、交通引領按照交通內外分級設置原則,對外交通快速疏散,對內交通有序、活化、多樣連接,最大化地發揮交通引領發展作用 傳承傳承創新、在地國際創新、在地國際充分傳承成都當地本土文化,與國際化有機并置,形成具有天府特色的蜀風新韻 二二、基本原則、基本原則 規劃堅持四大基本原則,即(1)堅持生態優先原則(2)體系創新示范原則(3)強化交通引112、領原則(4)適應彈性發展原則 三三、總體定位、總體定位 本次規劃將科學城定位為:以科創、生態共榮為導向,發掘由天府地區在地化生成的特色產業、特色功效、特色環境、特色風貌等要素,將天府新區建設成為具有范式效應的高能型、智慧型、健康型國際化中心城區。形成具有國際天府、范式天府以及在地國際化的天府現象!四四、設計策略、設計策略 (1 1)策略策略一:一: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國際化融入城市格局在地國際化 對接城市產業格局對接城市產業格局 對接城市“一帶兩翼”的總體產業功能布局,成都科學城為各個產業功能區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引領創新樸門永續引領創新樸門永續 通過資源整合,發展以知識和人才作為依托,以創新113、為主要的驅動力,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技術和新產品為著力點的創新經濟。將生態、生活、生產互相融合,通過設計開發可持續的生活系統。延續文化在地國際延續文化在地國際 成都科學城的發展立足于中心城區的文化交流和資源共享,創造適應地域性需求,進而加快國際化進程,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協調區域整體形態協調區域整體形態 基于天府新區“一城六區”的整體空間結構,以天府大道、梓州大道、科學城環路為城市空間的主骨架,沿線串聯七大組團形成連續、協調的空間秩序。(2 2)策略策略二:二:構建生態環境與支撐系統構建生態環境與支撐系統 綠道計劃綠道計劃 打通綠道、楔形綠地植入:以指狀楔形綠地嵌入模式打通科學城綠114、色通廊,指間為綠地與農田,與北側起步區興隆湖形成聯系,形成一體化的線性綠道景觀。公園綠肺,營造核心節點:通過新城幾大公園的活力建設,形成綠道上的核心活力景觀節點,改善周邊微氣候。藍道計劃藍道計劃 連通水系、河道清洪分治:連通現狀水系,營造分段景觀功能,將其塑造為科學城主要的濱水休閑走廊,同時河道承擔泄洪功能,保證科學城防洪安全。擴大水面,形成景觀節點:以興隆湖為核心節點,結合現狀水系及規劃功能結構,設置多個濕地公園節點,形成城市核心景觀 尊重地形地貌,延續場地特色尊重地形地貌,延續場地特色 城市設計將高差較大的山頭、溝谷、洼地保留為綠地,道路豎向隨坡就勢,場地豎向突出微地形,并采用坡地建筑的處115、理方式,避免了大填大挖,又延續了既有的場地特色。窄馬路、密路網、開放街區窄馬路、密路網、開放街區 鼓勵步行、公共交通,規劃更多帶有慢行道的道路。弱化支路交通職能,強化其生活交往職能,并構建功能混合的活力產業街區。打造服務平臺,構建智能的、可持續的城市打造服務平臺,構建智能的、可持續的城市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建立科學城“云上服務管理平臺”,成為科學城的智慧大腦,用互聯網聯系各行各業,服務居民生活。(3 3)策略策略三:三:強化強化 TODTOD 引導和綠色交通引導和綠色交通 塑造多元化的塑造多元化的 TODTOD 公共空間公共空間 依托雙機場、天府高鐵站、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城市快速路等打116、造多樣化的以交通為引導開發的公共空間。構建城市快、慢綠色交通系統構建城市快、慢綠色交通系統 發展高質量的公共交通,提倡以公交先導的綠色交通體系,優先發展慢行交通,并構建對外快速聯系交通體系,形成既便捷又適宜的交通系統。調節停車與道路使用增加彈性調節停車與道路使用增加彈性 將車輛的使用水平控制在道路承載能力范圍內,建少不必要的通勤交通,通過調節停車與道路使用來緩解城市擁堵。(4 4)策略策略四:四:引導城市空間和建筑風貌引導城市空間和建筑風貌 控制城市天際線,實現望山見水控制城市天際線,實現望山見水 城市設計以龍泉山、興隆湖以及北側天府商務區的天際線為參照,合理控制整體建筑高度,建立和諧統一的空117、間秩序。引導整體風貌與標志建筑引導整體風貌與標志建筑 起步區以自由開放式辦公建筑為基底,鼓勵建設綠色建筑。保留公共建筑,同時結合會議中心布局金融服務、商業商務建筑以形成地標。第三章第三章 總體總體規劃格局規劃格局 一一、總體、總體空間結構規劃空間結構規劃 (1 1)空間空間結構結構 根據園區的整體定位,規劃拓展區將形成“一廊七團五軸七心一廊七團五軸七心”的總體空間結構,即:一廊七團:一條濱水空間廊道,七個特色產業組團 五軸七心:五條景觀綠化軸線滲透,聯系起步區,七個片區中心(2 2)三大三大設計設計要點要點:田園城市脈絡田園城市脈絡+橫向水系穿鎮橫向水系穿鎮+特色產業組團特色產業組團 總體縱向118、肌理以霍華德田園城市為基底,通過橫向水系貫通六個功能組團,形成六個以產業功能為核心的特色化差異的小鎮主題產業城及起步區配套生活區 環境激發創新環境激發創新 改變過去產業中心區高密度聚集的形態結構,中心區以開放空間引領,通過環境和新產業辦公空間的創新,將人引導到公共開放空間,通過環境激發科創城的產業創新 鏈接起步區帶活一期鏈接起步區帶活一期 幾大核心鏈接起步區現狀辦公,通過開放空間的連接在起步區與基地,改變起步區冰冷的現狀,帶活整個天府新區的科創活力 二二、產業產業功能布局功能布局 規劃強調功能的多元與復合,通過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軍民融合產業區、TOD 商貿物流產業區、生物醫藥產業信息產業區,119、五大各具特色的產業功能集聚區,促進科學城產業鏈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生活配套服務區為科學城發展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務,整體形成五大板塊,七大組團,多元功能促穿插,促進科學城走向產城融合的產業園。即: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中歐國際合作創新區 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工業服務、科技孵化、現代農業、總部基地、文化教育等 軍民融合發展區軍民融合發展區 軍工企業,裝備產業,航天航空、通用航空、網絡信息安全、新材料、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等 TODTOD 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商貿物流服務功能區 第三方物流、展示展覽、交易加工、配送倉儲、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研發辦公、保稅物流等 生物醫藥研發區生物醫藥120、研發區 高端醫療服務、醫療健康大數據、高端醫療和醫療器械、生物科研服務、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0 霾實驗區等 信息網絡創業區信息網絡創業區 以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游戲動漫、微電子和軟件研發等領域企業的孵化培育為核心的電子信息創業園區 三三、用地布局規劃用地布局規劃 (1 1)居住用地規劃居住用地規劃 借助成都宜人的氣候、科學城優美的山水環境,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將其作為“適居之地”,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規劃居住用地面積 804.33 公頃,形成“一帶、多組團”的空間格局,每片居住用地內均以“水軸、綠軸”貫穿社區,形成良好的“親水、近綠”的居住生活空間?!耙粠А敝秆乜?21、學城濕地形成的居住生活帶,該帶串聯興隆湖水系,并與大面積的濕地公園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基底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活居住空間?!叭齾^”指以細胞狀形成的多個的居住社區。每個居住社區與該片區的產業用地緊密聯系,減少人們上下班的通勤成本。(2 2)公共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形成“雙重體系、一個網絡”體系,即:生產服務體系五大功能區域,以建設高級生產服務職能中心為目標,構建五大功能區域,增強區域的輻射功能 生活服務體系圍繞各個居住組團形成的居住生活服務系統,以追求滿足人們高質量的生活需求為標準,突出便捷的服務功能。交流網絡良好的交流是高級生產服務發展的保證,規劃建立完善便捷的交流網絡。建立122、以科技中心、會展中心等為代表的正式交流場所,以餐飲類、購物類、康樂休閑類場所、及廣場綠地為代表的非正式交流場所,強化區域的輻射、衍生功能、信息交流能力與創新能力。(3 3)道路交通系統規劃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軌道軌道交通交通 規劃建設“五橫、五縱、”十條軌道交通系統,在輕軌交匯處設置輕軌轉換站 特色特色交通交通 規劃形成一條環狀的軌道巴士線,以滿足 路網結構路網結構 規劃以總體規劃確定的路網為基礎,結合自然水系脈絡、現狀路網特點和功能環境要求,形成以“梓州大道、科學城中路”兩條十字交叉的快速路串接,以“三橫四縱”的主干道為骨架的網狀道路結構。道路斷面道路斷面 快速路 68-108 米、主干路 4123、6-75 米、次干路 24-36 米、支路 20 米 靜態交通設施靜態交通設施 規劃建設 10 處停車場,處 7 加油站,5 處大型廣場。步行系統步行系統 規劃以沿河、濱江的步道為骨架,串接成完整連續的步行網絡(4 4)綠地系統規劃綠地系統規劃 高質量的環境包括大量的綠地、開敞空間、清新的空氣均是科學城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規劃由鹿溪河生態走廊、龍泉山生態走廊和沿成自瀘高速綠帶形成科學城的綠環、以沿主要河道的帶狀綠色空間,將外部的生態自然環境、清新的空氣引入園中,并將濕地及園區內部的各類綠地、廣場等連接起來,形成園區漂浮在水綠網絡上的生態浮島的環境特色。第四第四章章 總體總體城市城市設計設計 一124、一、設計設計立意立意 規劃秉承十大設計立意,即:(1)強化龍脊,因地留綠(2)有機細胞,綠鏈串聯(3)優化圈層,人居位中(4)保用并舉,相得益彰(5)高能聚集,交通引導(6)零霾研發,實踐基地(7)綠岸景觀,閑情繁榮(8)有軌巴士,宜行宜游(9)都市農業,樸門永續(10)契入功能,激活興隆 二二、特色特色景觀景觀風貌風貌 (1)界岸式 強調水岸與組團邊界的聯結,塑造可親近的綠化水岸空間,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結。(2)混合式 以自然為載體,植入低層低密度建筑,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3)撲門式 采用食物森林的模式,利用生態用地資源規劃都市有機農業基地.(4)濕地式 在原生態濕地中植入旅游,休閑及文化125、元素,打造較大尺度的城市公園.(5)功能式 以體育,文化為載體,打造中小規模的片區中心公園.(6)庭院式 結合周邊建筑與壯麗的街道尺度,塑造軸線導向強烈的開放式城市綠地.(7)綠帶式 利用主要交通干道兩側隔離綠帶,塑造具備當地特色的原生態自然風光(8)廊道式 在大型公共建筑群中央留出綠色廊道,打造高密度城市區域開放空間.(9)街道式 通過高密度的街區來體現傳統的城市肌理,形成傳統秀麗與現代時尚的碰撞.(10)廣場式 廣場景觀交通性的站前廣場或具有圍合性的街區廣場,前者壯麗大氣,后者尺度宜人 三三、重要重要節點節點設計設計(1 1)中歐國際合作區中歐國際合作區 天府大道以西的片區設計中,我們在鹿126、溪河水系匯流處布置中心公園,沿岸地塊布置 Shopping-mall,辦公,餐飲,商住等功能,地塊均為開放式布局,結合中央公園廣場設置廣場和步行街。在中歐國際合作區天府大道以東的片區設計中,我們在片區中心的正方形區域布置濕地公園,同時結合濕地設置公園及度假酒店,公園南側布置酒吧商業一條街,北側布置商業綜合體,商住和市民文體中心。(2 2)天府高鐵站天府高鐵站片區片區 設計以高鐵站為引導,采用網格化的城市路網,強化軸線,展現現代的城市風貌.沿南北方向軸線布置商業,市民服務,博物館及體育公園等功能;東西方向軸線兩側布置高層辦公建筑群。(3 3)生物醫藥片區生物醫藥片區 設計采用弓箭拓撲形態,形成一127、島一軸的核心區空間格局,西側島上布局商業,餐飲等功能,東側沿軸線及公園布局辦公,生物醫藥博物館,醫療設備展銷中心,商住等功能。(4 4)網絡信息片區網絡信息片區 設計該片區采用 T 型活力空間結構,在中心大道兩側形成高密度的復合功能的商業辦公區域,南側綠化公園作為中心大道的收頭,結合濱水布置低密度的特色商業形成有活力的城市空間。四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規劃總用地:3706.04 公頃,其中 建筑 1993.17 公頃 綠地 605.09 公頃 道路 1089.97 公頃 廣場 17.85 公頃 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約 877 萬平方米,其中 居住 405 萬平方米 辦公管理 132 萬平方米 商業商務 187 萬平方米 產業 153 萬平方米 綜合指標 容積率 0.44 綠地率 65%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會員尊享權益
      500萬份文檔 500萬份文檔 免費下載
      10萬資源包 10萬資源包 一鍵下載
      4萬份資料 4萬份資料 打包下載
      24小時客服 24小時客服 會員專屬
      開通VIP
      升級會員
      • 周熱門排行

      • 月熱門排行

      • 季熱門排行

      1. 上海市靜安區單元規劃方案(含重點公共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1-2035年)(104頁).pdf
      2. 津南區惠安花園小區安置住宅施工圖.dwg
      3. 超實用精裝房驗收一覽表(7頁).doc
      4. 浙江省舟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48頁).pdf
      5. 鐵路牽引站110千伏線路工程跨江架線施工方案(31頁).doc
      6. 南充城生活垃圾填埋場和滲瀝液處理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68頁).doc
      7. 成都天府新區科學城拓展區總體城市設計方案(102頁).pdf
      8. 城市更新工改工項目產業規劃、招商及運營方案.pdf
      9. 德州天衢新區發展規劃方案文本(2021—2025年)(50頁).pdf
      10. 上海浦東新區航頭鎮(大治河以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2-2035年)(公開稿)(130頁).pdf
      11. 大橋架橋機安裝、拆除安全專項方案.docx
      12. 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化建議資料(7頁).docx
      13. 成都科學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25頁).pdf
      14. 2015年北京景觀工程公司員工手冊(23頁).doc
      15. 濟南長清區花田書院田園養老綜合體項目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264頁).pdf
      16. 2023年保姆級直播間場景搭建方案(21頁).pdf
      17. 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公開征求意見版)(2020—2035).pdf
      18. 居住小區規劃設計圖.dwg
      19. 水泥廠危險源分析安全知識培訓課件(55頁).pptx
      20. 廠區周界脈沖電子圍欄報警系統設計方案【37頁】.doc
      21. 杭州金地自在城商業泛光照明設計方案(30頁).pdf
      22. 地下車庫基層混凝土地面要求及施工方案(3頁).doc
      亚洲国产丝袜精品一区,国产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无码,黄片中文免费宅,看日木一级黄片369
    2. <s id="suolj"></s>

      <samp id="suolj"><u id="suolj"></u></samp>